王蘭英 楊璐
【摘 要】本文旨在將項目化管理這一概念引入到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中來。首先明確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的概念,并闡述了當前社會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其次探究“七階段”的社會實踐運行新模式,最后總結社會實踐新模式在實踐育人方面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模式研究
一、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概念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要完成的一門實踐課程,是高等學校組織學生走出校門,深入社會學習的一系列實踐活動的總稱,對于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準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和職業素質的重要環節,以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社科素質、身心素質等綜合素質為目標,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形勢的重要教育途徑。它主要包括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社會調查以及其他的社會活動。通過社會實踐,可使學生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實際工作能力。項目化管理是在一個確定的時間范圍內,為了完成一個既定的目標,通過特殊形式的臨時性組織運行機制,通過有效的計劃、組織、領導與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資源的一種系統管理辦法。項目化管理是在長期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理論與方法,是一種公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項目化管理用結構化的程序和過程來解決非結構化問題,這套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被很多組織用于日常運營中,將組織日常運營的很多方面看作項目,并按照項目方式進行管理。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就是將項目化管理的理念引入到社會實踐的具體操作中,將社會實踐工作形成管理模式,在通過不同群體有計劃的組織、領導、實施來更加有序高效的完成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更好的實現實踐育人效果。
二、當前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和實踐結合不緊密。社會實踐活動大多由輔導員組織,專業課教師很少參與,這就導致專業知識不能應用于實踐,也不能指導實踐。
(二)指導與監管相對薄弱。大多數的社會實踐還處在學校下發的一紙文件,之后學生組隊自行去實踐,而對于實踐的過程則基本無人監管。
(三)體系不夠健全。社會實踐工作長期由團委監管,團委下發輔導員,輔導員進行組隊,學校沒有形成專門的組織機構。
(四)經費投入不足。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自籌經費,學校的投入和重視十分有限,限制了社會實踐的開展。
三、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模式
根據以往社會實踐開展的情況以及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的內在要求,形成了“七階段”的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模式。
(一)籌劃組隊階段,關鍵是要做好前期的宣傳,高校相關職能部門通過校園網建立社會實踐網絡平臺,在校園內張貼海報,制作宣傳板,開展社會實踐相關講座等多種渠道和途徑普及社會實踐相關知識。形成三級實踐團隊,一級為以校為單位,以地域為范圍的中心團隊,二級為以院系為單位,以主題為引導的分支團隊,三級為以班級為單位,以班團為組織的末梢團隊。三種級別的團隊在社會實踐活動的統一要求下可以自由組隊。并在這一階段確定指導教師。
(二)醞釀選題階段,是項目化管理的關鍵階段。包括社會實踐目的前期調查,相關信息的收集,社會需求的分析、社會實踐方向的選擇。此階段包括確定社會實踐項目的目標,研究內容,研究范圍,研究方法,關鍵技術路線,可行性分析等。所選主題要結合時代主旋律及當前國家、社會及學校關注的熱點,選擇具有創新意義的項目。
(三)設計方案階段是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包括項目的目標計劃,進度安排,經費管理,人員分工、風險因素,可利用資源等。
(四)評審答辯階段由高校相關職能部門組織專家評審團隊評審申報的社會實踐項目,對于通過初次評審的項目進行現場答辯,根據組隊,選題,方案等方面的要求,評選出合格的項目化團隊。
(五)實施控制階段,是項目化管理的核心。包括對項目的質量、成本、時間、進度、人員、風險等進行控制。這一階段項目化團隊要具體實施社會實踐項目,要完全按照前期項目書的計劃進行實施,并在其中嵌入組織部門的監管,發現問題隨時進行指導和糾正。
(六)驗收總結階段主要是對社會實踐報告、照片、視頻等相關材料進行匯總整理,并對材料進行分析,形成論文成果,上交評審專家組進行驗收。這一階段是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的收獲期,做好總結驗收可以更好的促進成果轉化。
(七)交流表彰階段是經過專家組驗收,相關職能部門召開交流表彰大會,對具有較高價值的社會實踐成果進行交流和表獎。做好交流表彰,可以促進團隊間相互學習和相互提高,更好的促進社會實踐項目化的發展。
四、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在實踐育人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
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能夠規范和系統的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實踐的深入更加可以從思想深處激發大學生實現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愿望,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二)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能夠更好的解決理論教學中解決不了的難題,將很多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操作實踐,能夠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能夠讓學生在大學期間提高自身的就業技能,強化就業意識,增進對社會的了解,從而增強就業競爭力。
(四)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能夠培養學生的奉獻意識,可以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重要的育人功能,真正實現實踐育人。
參考文獻:
[1]胡丹. 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模型構建與關鍵因素控制. 前沿,2012,4
[2]王務均. 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的運行機制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4
[3]王強慶,司福利.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項目化管理的研究.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0,5
[4]李曦達.項目化管理模式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應用.河北聯合大學學報.2012,,3
[5]王樹田,毛勇,陳蕾.歐美高校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比較研究.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