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在重視學生職業技能學習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職業道德的培養。為了更好的實現職業道德課程的教學目標,筆者在《咨詢師職業道德》教學過程中,對案例教學法進行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職業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016-01
大學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除了學歷和技能的競爭外,不可忽視職業道德的競爭。作為職業院校,在重視專業主干課的同時,要對職業道德課給予應有的關注,真正而圓滿地實現職業教育“既教書又育人”的宗旨。基于此,我們對戒毒心理康復方向的學生開設了《咨詢師職業道德》課程。道德是不容易“教”出來的,怎么使學生能產生認知上的共識、情感上的共鳴、行為上的改變,作為授課者,筆者做了很多的探索,覺得案例教學能發揮較好的作用。
一、案例教學法簡介
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打破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分析各種案例來開展教學活動,即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需要,采用案例來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對現實問題或某一特定事實進行交互探索的過程。理論聯系實際是教育學的重要原則。案例教學法是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案例教學法有助于職業道德課程脫離空洞的說教,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二、案例教學法在《咨詢師職業道德》課程中的運用
職業道德既有共性,又有各行業的特殊性。《咨詢師職業道德》課程既要達到增強學生在一般職業領域的職業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提高職業道德認識,激發職業道德情感,指導職業道德行為的目的,又要引導學生清楚在心理咨詢領域的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咨詢師職業道德行為。在教學內容設置時分成兩大部分:職業道德和心理咨詢師職業道德。在案例教學中,結合學生及其專業實際,從案例選擇到案例討論,都進行了精心設計;從課堂內教學到課堂外實踐再到課程考核都充分發揮了案例的作用。
1.案例的選擇
(1)根據教學內容選擇
《咨詢師職業道德》課程內容設置涉及職業道德和心理咨詢師職業道德兩部分,因此在案例選擇的時候結合各部分內容進行了選擇和設計。例如愛崗敬業、文明禮貌、團結互助、開拓創新各部分均有相應的案例。心理咨詢師職業道德部分教材上的很多適合國外的情況,筆者參考國內實際,結合本人及同行在實踐中碰到的情況進行了設計。例如保密原則、知情同意原則、多重關系避免等方面都有針對性的選擇和設計案例。
(2)根據學生思想現狀選擇
目前高校學生就業困難是一種現實,但就業困難的后面,有一種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企業找不到合適的員工的現狀,其中一個原因是學生的職業道德問題。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學校在特別看重職業技能培養的同時,越來越重視職業道德修養。職業道德課程就要發揮其作用。根據學生思想狀況,筆者根據各部分內容選擇選擇案例時,特別注意選擇有關大學生在職場因為某些具體的職業道德行為成功或失利的案例,從而使學生容易產生共鳴。
(3)根據專業選擇
本課程面對的對象主要是戒毒康復心理方向的學生,崗位設置是戒毒機構的心理咨詢工作。在全社會還不太了解心理咨詢,尤其是戒毒心理咨詢的情況下,選擇本行業的一些案例,與學生一起討論和分享咨詢師擇職業道德更符合學生未來就業的需要。
2.案例的運用
(1)課堂上案例討論 先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對某案例進行學習、分析、討論,然后請代表發言,其他同學再做討論,最后教師總結和補充。學生置身于案例的環境之中,真正從當事人或工作崗位的角度思考問題,增強知識點的現實指導性。學生要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又要善于理解和接納他人,整合他人的意見。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表達溝通能力。
(2)課堂外案例體驗 除了課堂教師選擇和設計案例外,筆者還鼓勵學生自己通過課外調查等形式搜集有針對性的案例,鼓勵學生在實習見習中有意識地注意對職業道德行為的觀察與分析。課程學習中,筆者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設計了幾次有關職業道德和咨詢師職業道德的社會調查,有的學生還有實習和見習、兼職的經驗。學生通過調查收集了相關案例,通過自身職業實踐也體驗了職業道德的重要。這種情感上的體驗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職業道德的認識,促使職業道德行為的形成。
(3)考核中案例分析 道德不是死記硬背就能形成的,傳統的考試方法對職業道德課的教學也不太適宜。本課程的考核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的案例分析。平時成績中由平時表現,社會實踐的表現,小組活動中的表現以及學習中的表現。把學生的日常行為納入考查范圍,加強養成教育,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統一。期末案例分析既能考查對職業規范的掌握,又能考查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考核中案例分析的引入也使案例教學貫穿到了整個課程學習始終。
三、案例教學法的幾點體會
1.案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案例教學法對教師備課授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心選擇和設計案例要求教師要花大量時間作充分的準備。課堂討論要求教師對所講授的課程所涉及學科及相關學科都有較深的了解,而且要善于組織、鼓勵和啟發學生發言,善于總結和引申。
2.案例選擇要有針對性[1]
案例教學要有針對性,同樣是職業道德教育,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專業,要求不一樣,所選案例要能貼近學生,結合專業以及相關行業,才能更具說服性,更能吸引學生、打動學生。
3.案例教學不要流于形式,要有目的性
有些案例也許能一下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產生很大的震撼,但如果只是使課堂熱鬧一下氣氛,而遠離課程教學目的,不能引發深入思考,最終也會流于形式,達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所以要清楚課程教學目標,認真篩選案例。
4.正反兩方面案例都要兼顧
本課程職業道德規范的每一個知識點正反面案例都有,要注意選擇和分配。反面案例給人警示,正面案例給人鼓舞。筆者感覺有時反面案例太多會引發學生的消極情緒和體驗,只顧呈現正面案例又達不到警示的效果。所以不管先揚后抑還是先抑后揚,正反兩面案例的有機結合效果最佳。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課程不少見,《咨詢師職業道德》課程在國內不多見,教學也是一個摸索過程,期待以后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更好的實現職業道德教育的目的與效果。
參考文獻:
[1]包永紅.案例教學法在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課中的運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卷(期)
作者簡介:
蔣玉芝(1976—),女,湖南湘鄉人,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教師,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