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信莉 劉文 徐劍
【摘要】結合藥劑學教學的實踐,應用了啟發式教學的方法,針對《中藥藥劑學》課程教學的具體問題,摸索出適合該課程教學的手段和方法。通過該方法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藥藥劑學 啟發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251-01
啟發式教學[1-4]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的一種教學方式。
中藥藥劑學[5]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藥劑的配制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和合理利用等內容的一門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中藥藥劑學是聯系中藥研究-生產-醫療實踐的關鍵環節。一方面通過合理地設計劑型、給藥途徑、制備工藝,實現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的轉化;另一方面,不斷依據生產實際情況解決工藝、技術和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密切聯系臨床醫療實踐,及時根據臨床醫學在治療疾病中的問題和需要不斷改進和提高制劑質量。因此,作為中醫院校藥學類的學生而言,學習和掌握好此門課程至關重要,能為學生未來的科研、生產等工作打下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但是由于本門課程教學內容多,學時少,很容易形成“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中本人積極地探索如何將啟發式教學合理地應用到中藥藥劑學的教學中來,爭取在課堂上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及求知能力。本人在中藥藥劑學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并應用啟發式教學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第一堂課的重要性
學習任何一門新的課程,不論該課程是考試課、考查課或選修課,教師都應該特別重視第一堂課的教學,應使學生在第一堂中了解此課程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意義,特別要在第一堂課中激發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興趣。中藥藥劑學的內容主要圍繞各種劑型展開,本人通常先從劑型入手,如將一常用中成藥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藿香正氣膠囊及藿香正氣軟膠囊拿到同學們中去,聊天式地講述藿香正氣劑型發展的過程,并讓學生選擇若是自己會服用哪種劑型,這樣能有效調動學生對劑型這個詞的興趣。此時同學們會根據自身的用藥經歷及現場觀察展開討論,氣氛活躍。而教師就討論結果做總結,從該中成藥的療效、優缺點及劑型發展需要等方面將該中成藥與中藥藥劑學結合起來,引導同學們從剛才問題的思考中進一步了解中藥藥劑學的主要內容及劑型的發展的意義。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有效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親切感、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的想要去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習本門課程。
2.課堂前五分鐘的重要性
課堂的前五分鐘,至關重要,通過有效的總結和對比,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很多學生都是上堂課的內容上完了就不去復習,幾天后再上課很多都忘了,而在課堂的前五分鐘應先總結上次課的內容,簡述即將要講授的內容,幫助學生將之前的內容與即將講解的內容相銜接起來,使學生在簡短的時間內有清晰的脈絡,承前啟后,更有助于新內容的理解和學習。例如,膠囊劑講完后應講丸劑,課程一開始就先給同學提問,膠囊劑的特點是什么,通過同學們的回答先做一個總結,再簡單講述膠囊劑的制備等其他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再問學生,丸劑和膠囊劑比較有什么特點?通過這個設疑,同學們會結合自身對丸劑的認識思考丸劑和膠囊劑的不同,而此時教師應對膠囊劑和丸劑的概念以及特點做一個系統的比較,比較后正式引入丸劑的主要內容。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膠囊劑的記憶,也讓學生對丸劑有了初步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對丸劑學習的興趣。
3.教師明確思路,啟發學生如何學習知識
藥劑學內容雖多,歸納起來主要包括緒論、藥劑制備所涉及的前期操作(如粉碎、干燥)、具體劑型的制備以及中藥制劑的穩定性四大部分。而這四個部分中涉及知識點最多的最難記憶的主要在前期操作和具體劑型講解這兩個部分。因此在講解的過程中,應幫助學生梳理脈絡。例如,藥劑的前期操作主要包含了如粉碎、混合、干燥、提取、精制等重要步驟,這些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但學生在學習和記憶的過程中普遍反映知識點多,難記。因此在講授這些知識點之前,教師應先以中藥為例,講解為什么中藥劑型要進行粉碎、干燥、精制等操作,首先讓他們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例如,先進行一個設疑,以前的中藥復方每次要喝一碗湯藥能到達療效,而現在將其制備成中成藥后,只需服用兩粒膠囊。如何將一碗湯藥制備成兩粒膠囊呢?中間應該有些什么步驟?為什么需要這些步驟?先讓同學們思考并討論,根據學生們的回答老師詳細講述中藥材制備成中成藥的具體步驟,特別要講清楚為什么要進行這些步驟。例如講述精制的意義,為什么精制?如果不精制,很多中藥復方藥味多,劑量大,如果跳過精制直接制備成新劑型(如片劑、膠囊劑),那最終患者必須要每次服用十幾片才能達到療效,那這種中成藥研制出來是毫無意義的。通過這樣簡單的解釋,學生們立刻明白了為什么要精制。明確了意義后,還應將精制的新方法與老方法做比較,讓學生理解新方法的特點和優勢,通過老師這樣的啟發,使學生對精制工藝的內容學起來比較輕松。
4.視頻教學
中藥藥劑學是一門與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一門學科,課程內容主要圍繞劑型的制備,制備工藝是教學中的重點。傳統教學方法僅僅是結合圖片進行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單調、枯燥。為了改變傳統課程教學方式,啟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本課題組制作了常用劑型制備工藝的視頻, 視頻能幫助學生直觀、形象、生動地學習實驗操作各過程及要點,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不是簡單的說教,更應傳授相應的技巧。教師應在傳導知識的過程中,應努力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地、有興趣地學習這門課程,學習效率高。教學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本人將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總結思考,深入探討啟發式教學的方法,有效地將啟發式教學應用到《中藥藥劑學》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使學生愿意學、開心學、會學,最后能真正的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劉偉,王慧玲.啟發式教學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專家論壇,2011,18(14):7-8
[2]時軍,周毅生,沈雪梅,王巖.中藥藥劑學啟發式教學的認識與實踐[J].安徽醫藥,2010,14(12):1524-1525
[3]鐘延強,李國棟,魯瑩,等.討論式授課在藥劑學教學方法改革中的嘗試與體會[J].藥學實踐雜志,2006,24(5):307-308
[4]衛世杰,金描真,秦淩浩,等.《藥劑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探索[J].教育論壇,2009,6(31):101-102
[5]張兆旺主編.中藥藥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宋信莉,(1982-),女,漢族,貴州貴陽人,講師,碩士學位,主要從事中藥新劑型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