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蕾
摘 要:新形勢下,高中體育教學中必須注重德育的滲透,以此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協調、綜合、全面的發展。結合教學實踐感悟,就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展開了較為細致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高中體育;德育;意志品質;合作精神
所謂“育人先育德”,素質教育理念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契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優秀繼承人。這就要求,在各階段的教育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必須堅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自身教學實踐的首要位置,高中體育自然也不例外。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體育教學實踐感悟,就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通過體育鍛煉,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
社會實踐表明,意志力是人格品質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人們收獲成功、走向輝煌的重要保障。因為,只有真正具備充足的意志力,人們才會自覺、積極且主動地克服人生路途中遇到的種種困難與挑戰,也才能保證自己具有極大的勇氣與信心去繼續奮斗、繼續拼搏,從而贏取最終的豐碩果實。
現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獨特的溫室環境致使他們普遍缺乏良好的意志力與忍耐性,而應試教育理念的社會大背景,無疑更“推動”了他們這一人格缺點的“發展”,為其日后自身的長遠發展埋下了重重隱患。因此,我在日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就格外注重學生意志力、忍耐力與頑強精神等的培養與發展。
例如,在長跑訓練這一體育運動項目的教學過程中,我教給了學生一招鍛煉自身意志力的方法:切合自身實際制定一個合理的長跑訓練計劃,其中要包括長跑訓練的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具體期限。其中,目標和期限要格外明確。因為,越是明確、越是具體的目標實現起來就越有動力。
這樣一來,既確保了學生體育長跑的實際效果,切實鍛煉了他們的身體綜合素質;同時更為重要的一點在于促使學生在長跑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暗示:為了完成目標,我要堅持多長時間,如此,便為他們堅強意志力以及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精神等的逐漸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通過體育活動,促使學生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同以往同年齡段的孩子相比,當代的獨生子女普遍缺乏同他人良好溝通、互助合作的精神,在同他人相處時,更是唯我獨尊,缺乏一定的包容與協調能力。因此,當代獨生子女在人際關系、社會適應能力上明顯存在著較大的德育落差。
這就要求高中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既要依據高中生的具體主觀心理特征,又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及手段,使學生在掌握體育學科知識點的同時,切實促進自身良好合作精神、團隊意識等綜合素質的進步與發展。
如,在一次體育課堂上,我向學生引入了“多足跑”的游戲活動形式。首先,是“兩人三足”,即,用一根繩子將兩人中間的兩條腿綁在一起,這樣兩人就相當于有了三條腿,之后要求兩位參與者嘗試用這三只腳一起走路;之后,便是“三人四足”“四人五足”“五人六足”……隨著游戲人數的逐漸增多,游戲的難度也逐漸增大,也促使學生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成功完成游戲。如此,學生在多次失敗與實踐中就會摸索出:只有大家團結合作,才能保證整體動作的協調與一致。這樣一來,便將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等相關理念有針對性地灌輸到了學生的腦海之中,有利于他們在日后的學習和社會生活中逐漸調整自身的不良行為,以和諧、健康的姿態同他人進行溝通與相處。
總之,高中體育教學中必須注重德育的滲透,以此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協調、綜合、全面的發展,從而為素質教育理念的更好實施與落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第四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