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生 陳光毅 馬小娟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導演工作;做好主導統領工作;做好激勵性評價工作。
關鍵詞:導演;主導統領;開放性評價
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而是讓學生獲取學習方法,感受學習過程,促進知識的有效遷移與重組。把課堂真正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研究,親身感悟、體驗的地方,如何正確處理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活動方式,以提高課堂效率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應做以下幾點。
一、做好導演工作
傳統教學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強調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在被動地學習,新課程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即導演與演員的關系。要當好一名出色的“導演”,首先要激起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動機,其次要對教學內容了如指掌。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學生讀、說、演,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在課堂上只是做好引導和點撥。
二、做好主導統領引導工作
老師首先要正確把握住教學目標,要精心制定更為具體的活動目標和要求,要在活動開始時進行詳細的說明。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學生把握活動目的,增強其主體意識,同時保證每一項活動更加有效和更具針對性。在活動過程中隨時引導和點撥,不能放任自流地讓學生隨意發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最頻繁的活動就是要隨時隨地地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以個人的經驗和經歷,豐富學生的思考,同時也適時地引導學生的思維和話題走向,使討論更加焦點化。課堂教學中要求老師既要放得開,又要統得緊。讓學生在思考、討論、回答問題中得到鍛煉、提高,老師當好“舵手”這一角色很關鍵。
三、做好開放性評價工作
(1)評價內容的開放。即它不僅對知識掌握和運用熟練程度的評價,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品質的評價,更要注重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2)評價標準的開放。不能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學生,而要通過既有一定的共性要求,又有適合各個層次學生且可以供自我選擇的評價來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3)評價主體的開放。它既有教師評價,還有自評與互評。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師的任務不再局限于“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啟智、陶情、錘志”。教師在實施新課程時,必須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審視與定位,樹立正確的角色意識,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形象、身體力行地體現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注: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新課程實施與師生教學活動方式轉變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3]GHB1270)成果系列論文。
(作者單位 甘肅省古浪縣第一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