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鷗
【摘要】本文在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進行簡要概述的基礎上,主要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個人理財 業務 建議
1995年,中國工商銀行在深圳分行成立了獨立的“理財部”,由此,銀行“理財”的概念首次被引入中國。在2004年2月,光大銀行推出我國第一款外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A計劃”,同年7月,光大銀行又推出了我國第一款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從此拉開了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序幕。隨著我國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我國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取得了長足發展。以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為例,2011到2013年,該行分別(發行)銷售個人銀行類理財產品759億元、885億元和1160億元,年均增速達24%;而2014年僅上半年即累計(發行)銷售個人理財產品824億元,同比增長70%,由此可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規模之大。因此,有必要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進行分析。
一、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概述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是商業銀行理財人員通過分析和評估客戶的財務狀況,確定其理財目標體系和風險偏好,并以此為基礎幫助客戶制定出合理的和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理財方案的過程。
按照管理運作方式不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可以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其中,理財顧問服務是指銀行向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與規劃、投資建議個人投資產品推介等專業化服務。在理財顧問服務活動中,客戶根據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的基礎上,接受客戶的委托和授權,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的業務活動。在綜合理財服務活動中,客戶授權銀行代表客戶按照合同約定的投資方向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是國內商業銀行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為滿足廣大客戶的投資理財需求,運用專業投資理財和風險管理工具,專門設計推出的一系列以銀行間市場、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以及其他經監管部門許可的低風險金融資產為基礎資產,并以基礎資產收益為保證的適用于個人投資者購買的產品。按照投資方向可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國內資本市場類理財產品、代客境外理財類(QDII)產品和結構性理財產品。
二、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存在的問題
(一)銀行理財產品品種結構不合理
信貸額度高速增長使各發行主體只能通過信貸類理財產品替換存量貸款或新發貸款,導致信貸類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大幅增加。從結構性理財產品方面來看,理財產品越做越復雜,短時間內某種理財產品的數量急劇變化也反映出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不穩定,商業銀行合理構建理財產品結構的意識嚴重缺失。產品結構不合理就可能導致風險過于集中,一旦市場波動,零收益、負收益現象的就有可能發生。
(二)理財人員服務意識不足
國內銀行普遍缺乏高素質的優秀理財人員,一些理財人員自身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行業知識和管理能力,對所從事業務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章也不了解,對所推介產品的風險特性認識不足,造成了銷售行為的不規范。一些銀行的理財人員在理財協議及相關文件一旦簽署后,就覺得任務完成,服務終止了,對客戶的后續服務沒有跟上,導致客戶的流失。
(三)個人理財業務同質現象嚴重
從目前國內同業的情況來看,基礎金融產品在同業之間相差無幾,理財產品的市場定位和定價無法展示出各商業銀行的產品特色,同質產品的競爭完全體現為市場價格的激烈比拼,嚴重影響了理財市場的健康發展。
(四)理財產品潛在風險大
銀行在推銷理財產品的時候風險揭示不足,沒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進行表達,過分強調預期收益率,追求銷售業績。個別銀行在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時沒有對客戶進行風險偏好評估,或隨意評估。對客戶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風險認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導致客戶購買了并不適合的理財產品,造成了客戶的損失。
三、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發展的建議
(一)進一步培育和細分個人理財市場
目前大部分居民理財方式保守單一,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什么是理財也前所未聞。居民主要是以個人儲蓄作為個人財產保值的主要手段,而當前中國正處于負利率的時代。在風險和收益方面考慮,與儲蓄最為相似的要數理財了。儲蓄絕對數值與相對數值都居高不下,對于理財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國的理財客戶的理財觀念等到進一步的提高,就會培育出新的一塊理財市場。
(二)提升個人理財服務質量
個人理財服務的質量對理財業務的開展至關重要,銀行應以客戶為中心。理財師要幫助客戶分析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理財目標,詳細了解客戶的財務狀況及其他各方面的投資需求,向客戶傳達正確的理財觀念和方法,推薦適合的理財產品。理財協議及相關文件簽署后,理財人員更應做好后續服務工作,定期為客戶寄送理財明細,便于客戶隨時了解自己的資產負債狀況、可運用的資金、盈虧情況等,幫助客戶分析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及風險情況,及時給客戶提出相應的投資調整建議,增加客戶的收益,提高理財服務能力。
(三)重視產品的創新
要不斷對市場的需要進行分析預測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理財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是產品的核心,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要做好市場的調研,建立自己的特色產品。新產品的開發從根本上說應當從客戶對金融產品的心理需求著手,研究人員應當不斷的研究客戶的需求結構,廣泛的收集資料,掌握各類客戶的需求變化動態,并從中發現新的服務內容和方式,在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的市場中獨樹一幟,樹立品牌效應。同時還要注重整合現有資源和產品,與其他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取得共同效益。
(四)建立健全理財業務風險管理體系
理財業務的風險管理應既包括商業銀行在提供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過程中面臨的法律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等主要風險,也包括理財計劃或產品包含的相關交易工具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銀行進行有關投資操作和資產管理中面臨的其他風險。因此,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業務發展戰略、風險管理方式和所開展的理財業務特點,制定具體而有針對性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和風險管理規程,建立健全理財業務風險管理體系,并將理財業務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
四、結語
個人理財業務市場前景廣闊、業務范圍廣、風險相對較低、業務收入穩定,是現在乃至未來各商業銀行的重要利潤增長點,其發展好壞直接影響著銀行的競爭能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除了要注意文中所述幾點外,還要不斷創新營銷策略,加大產品的推廣力度。銀行需要建立專門的個人理財中心,定期舉辦理財講座、理財沙龍等,并針對高端客戶提供資深理財顧問服務。另外,商業銀行還可以借助網上銀行這個重要的業務渠道和宣傳平臺,為客戶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理財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打造自己的電子理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