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鳳君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逐步推進,給我國商業銀行業務拓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與此同時城鎮化的迅猛發展也不可避免地給銀行業帶來了相應的金融風險。因此,把握機遇、提供支持、防范風險,成為商業銀行在城鎮化建設中開展業務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商業銀行 機遇及挑戰
黨的十八大對城鎮化發展做出了重要部署,“新型城鎮化”已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十八大明確指出,城鎮化建設未來將成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更是撬動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城鎮化建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給我國商業銀行業務拓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銀行業也為城鎮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撐,與此同時城鎮化的迅猛發展也不可避免地給銀行業帶來了相應的金融風險。因此,把握機遇、提供支持、防范風險,成為商業銀行在城鎮化建設中開展業務的重中之重。
一、新型城鎮化建設下商業銀行的發展機遇
首先,商業銀行應該找準城鎮化進程中每個區域的產業結構特點和比較優勢。城鎮化過程中必然涉及產業鏈選擇與設計、經濟的轉型問題。產業鏈的設計、構建和資源整合,與各個地區不同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人力優勢密切相關,這樣該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各項產業在未來的市場中才能夠具備競爭能力,并增加當地的就業,使失地農民可以得到很好的就業機會,同時通過產業的發展,帶動農民創業。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設計應與當地的產業優勢密切結合,而且要注重整個產業鏈的構造和整合,而不是著眼于單一產業和單一環節推進信貸政策。培育產業鏈既為當地農業產業轉型提供了巨大支持,同時也為商業銀行帶來更多連鎖性的商業機會,而且還有助于商業銀行降低系統性的信貸風險。
其次商業銀行要深入了解城鎮化給區域經濟和社會帶來的影響。城鎮化的推進以及農村人口的城市轉移,帶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由此產生了多方面的資金需求。一方面需要得到金融支持的主體,已從傳統農民擴大到農村中小企業、種養殖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現代農業主體;另一方面需要金融支持的項目日益增多,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公共服務、商業住宅等項目。這些主體和項目對金融服務需求的差別也很大,需要商業銀行進行深入分析,提供有針對性的、可行的金融服務。縣域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伴隨著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傳統農業向二、三產業轉移,需要信用創業貸款的支持,農民貸款缺少合適抵押物,需要農村金融機構探索擴大抵押物范圍和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推進工業化的發展需要切實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和區域骨干支柱產業的扶持力度,需要為農民在住房、教育、衛生、耐用品消費等方面提供消費信貸;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需要可靠而有力的資金保障和金融機構提供中長期貸款,發展債券市場等。
最后商業銀行要想抓住城鎮化建設發展的機遇還要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以求適應城鎮化發展的需求,引導城鎮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區域優勢的新興產業和特色經濟,切實深入的參加到城鎮化建設當中去。商業銀行要根據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各類群體、項目資金需求特點以及生產、創業、消費等各種資金用途,探索開發適合城鎮化建設多樣化融資需求的金融產品,以滿足城鎮化建設中企業和居民對資金方面的需求,同時也可將發展較為成熟的金融產品移植到城鎮化建設中,鼓勵金融服務創新。商業銀行要積極支持具有地區資源優勢和發展前景的行業以及處于產業結構快速調整、升級中的企業,更好更快地推動城鎮化建設,以實現銀企雙贏。
二、新型城鎮化建設下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
首先,新型城鎮化對金融服務提出更高需求。和以往相比,新型城鎮化更追求的是質量和效率,對金融服務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型城鎮化中產業發展的金融需求也發生著新變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內產業梯度轉移以及技術創新等領域的金融需求明顯增加,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創造更多、更好的適合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新產品、新服務。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村鎮居民的收入將大大提升,隨之而來的是消費的升級,這將刺激村鎮居民產生更多的金融需求。商業銀行除了要不斷拓展消費金融供給渠道外,還要不斷開發多樣化的消費金融產品,支持居民多樣化消費融資需求,增加城鎮ATM、銀行卡受理設備數量,不斷拓展銀行卡使用范圍,推廣網上銀行支付、手機銀行支付等支付創新業務。
其次,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壓力加大。新城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也會阻礙商業銀行作用的發揮。一是政策風險。新型城鎮建設所處法律環境尚不完善,還存在著運作主體缺乏獨立性、少數地方政府在規劃等方面有較大的隨意性等問題。二是市場風險。存在城鎮在建設中盲目追求規模、見效快等短期效益,忽視產業培育、持續發展等問題,造成城鎮經濟輻射能力不強或者建設規模不合理等產業空心化的現象。三是經營風險。新型城鎮建設涉及民生等相關的各類投資以及相關產業培育,投資金額大,缺乏足夠的建設經驗及運營經驗,對風險認識不足,可能出現新型城鎮化建設難以為繼的問題。第四是資金支持風險。資金是新型城鎮建設面臨的最大難題。其主要資金來源包括政府財政投入、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項目收入滾動投入等,涉及主體較多,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出現資金支持風險。
三、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商業銀行的對策
首先,加強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新領域新風險的管控。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商業銀行拓展新興業務、創新型金融產品的同時風險也在加大。在新型產品的創設和應用中往往是信用風險、合規風險、操作風險同時并存,因而商業銀行應堅持在發展中管控好各類風險。
其次,加快轉型創新力度,做大資產管理和私人銀行業務。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消費群體的壯大,客戶日益多元的金融資產配置需求也將日益突顯。商業銀行應注重居民多元資產配置需求,推出特色金融服務。應注重以資產管理業務、私人銀行業務為重要抓手,加大新型產品創設力度,從而在業務創新的過程中推動實現自身的轉型。
最后,加強服務客戶的綜合能力,力爭做到“綜合化與特色化”并舉。大力拓展農民工市民化相關的金融服務業務,穩步擴張新網點至縣域和郊縣,切實創新和提升渠道競爭能力,積極關注和發展農村新型農業組織業務,力爭做到“綜合化與特色化”并舉。
城鎮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中國內涵式城鎮化建設中的金融支持應通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高效率的金融支撐體系,為城鎮化建設提供全面的、可持續的資金保障。雖然城鎮化建設為商業銀行加快業務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場空間,但市場在產生機遇的同時往往也會帶來相應的風險。銀行業是高風險行業,商業銀行必須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同時做好市場拓展和風險防范。首先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貸款的風險防范,同時高度關注房地產過熱可能產生的經濟泡沫現象,密切關注房地產行業可能潛在的金融風險。此外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要加強對其信貸政策的分析研究,切實引導信貸資金投向,防止盲目投入帶來的風險。在消費信貸領域,要積極建立健全消費貸款的風險防范機制,完善消費信貸風險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