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公共財政體制的不斷改革以及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新時期下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以及財務預算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舊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已經明顯滯后。在2013年1月全國已經開始全面實施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會計業務核算、會計科目設置、編制會計報表等工作都更加完善。鑒于此,筆者主要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了對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企業化的幾點思考,并且提出了全面觀察落實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 新會計制度 企業化 思考
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入改革的背景形勢下,以往舊的會計制度已經和現代事業單位發展實際需求明顯滯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事業單位的快速發展。為了迎合現代事業單位的管理需求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我國盡快完善、修訂了新的會計制度——[2012]22號文件。新的會計制度在2013年1月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在2014年1月1日強制性實施。這就意味著事業單位應按照新的會計制度重新編制前期的會計憑證,這個過程非常復雜,必然會涉及到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和轉換。以下是筆者對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企業化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制定的意義
新會計制度的制定主要是為了適應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步伐,以及事業單位改革發展的需要。公共財政體制改革中涉及到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預算、政府收支分類等新的內容,舊的會計制度無法滿足這些改革。同時,事業單位自身改革發展中的財務管理、資產管理、預算管理及績效評價等工作都需要新會計制度作為支撐。因此實施新會計制度改革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對比以及新會計制度的作用
新會計制度改革使會計制度更趨向企業化方向發展,相對于舊的會計制度而言,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適用范圍發生變化
新舊會計制度中明確指出,對于我國各種類型、級別的事業單位財務活動均適用該項制度。但是按照我國在2011年制定的《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我國事業單位根據“事企分開”、“政事分開”的原則,從社會功能層面上可將事業單位劃分為行政性質類、經營性質類、公益服務性質類。我國政府不再對行政性質、經營性質事業單位批準設立。也即是指若事業單位轉化為企業性質,或者屬于行政機構,則不再按照《新規則》執行。
(二)資產變化
1.資產類賬戶改變。在新的會計制度下,新增加了“待處置資產損益”賬戶、“文物文化資產”賬戶、“存貨”賬戶、“累計攤銷”賬戶、“累計折舊”賬戶、“在建工程”賬戶等資產類賬戶。而舊制度中的“產成品”賬戶、“材料”賬戶刪除了。現在已經使用“財政應返還額度”賬戶、“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賬戶,因此并不納入新制度中變化的資產賬戶。其次,舊制度的“現金”賬戶在新制度下轉變為“庫存現金”賬戶,而會計科目的一級編碼也由舊制度的三位數增加到四位數,基本接近企業會計準則,也便于數據對接。
2.簡化了存貨處理。因為舊制度中對于采購材料、使用及投資等作出了很多規定,但并沒有制定統一的劃分標準,很多事業單位很難把握低值易耗品、材料的劃分標準。新制度下,為了更好的核算直接將它們當作存貨處理。
3.進一步強化了固定資產核算以及管理。舊制度在計量固定資產方面有一定問題,只核算固定資產的原值,固定資產折舊并沒有核算,以修購基金計提作為替代,這樣很難真實反映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實際凈值,也有可能會使資產價值虛增。新制度改革中改變了固定資產的計價方法,在固定資產計價中增加了固定資產購入以及安裝過程扣留維修保證金,以及建造固定資產在預定可適用狀態達到之前產生的專門借款利息核算,這樣有利于確保固定資產原值的客觀、公正性。同時,新制度中引入無形資產攤銷及“虛提”固定資產折舊,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可以利用其賬面價值來真實反映固定資產凈值,在很大程度彌補了舊制度的缺陷。引入無形資產攤銷,可彌補舊制度中一次攤銷法的缺陷。
(三)收入變化
新制度下轉變了舊制度的“財政補助收入”,轉變為“事業單位在同級財政部門獲得的各種財政撥款”。新制度中強調了財政部門撥款“同級”的概念,避免了重復計算非同級財政部門撥款問題。而且原來的“各種事業經費”改變成的“各種類型財政撥款”,使事業單位的收入范圍大大擴大,在收入范圍內統一納入了基本建設、社會保障、住房改革等財政撥款,進一步完善了事業單位收入范圍,使其內容更加全面。
(四)支出變化
新制度進一步擴充了事業支出范圍,在支出方面納入了社會保障支出、基本建設支出、住房支出等各項支出項目,并且重新劃分了事業單位支出的類型,主要包括基本支出、項目支出兩方面。新制度中對于事業單位的各項支出預算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進一步完善了事業單位支出管理制度。同時,新制度下新增了“其他支出”,全面反映了事業單位支出問題,可以正確、充分反映事業單位利息支出、捐贈支出等情況。舊制度并沒有明確規定相關支出實際核算,常常會出現核算問題,新制度也對此作出了相應的改變。其次,新制度重點修訂了支出管理,提高了支出管理的效益性、合規性、績效性及真實性。并且新制度中強調資金應專款專用,應獨立核算專項資金。并且要求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及“政府采購制度”。其次,新制度中提出應培養成本費用意識,建立投入產出意識以及經濟核算意識,提高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率,實現資金的最優化配置。
(五)新制度財務報告改變
新會計制度下新增了財政撥款收支表,進一步改進了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中的項目以及結構。資產負債表只是一個靜態報表,用于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舊制度的資產負債表中主要包括凈資產項目、負債項目、資產項目、支出項目、收入項目,而其中收支項目不僅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也反映在收支表中,顯然重復列示了收支項目,這樣的話不僅導致報表之間出現重復內容,也會虛增資產、基金、負債總額。新制度的資產負債表直接將收支項目刪除,可很好的避免舊制度中資產虛增問題。為了更好的分析事業單位的財務問題,新制度下的資產負債表的項目主要根據非流動性及流動性項目進行排列。同時,在收支表中主要采用對比收支總額的方式,并沒有詳細列明各種資金的收支、余超等情況,并不利于財務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財務核算的真實性。為了使事業單位收支補償機制很好的反映,新制度的收入支出表按照多步式結構進行設計、安排,進一步完善了事業單位財務報表體系。
三、加強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執行的對策
(一)加強新會計制度培訓,提高財會管理隊伍整體素質
新制度的實施需要事業單位內部會計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首先應更新會計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使財會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新會計制度的相關內容、知識,同時應加強財會人員的培訓教育,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及職業素質。事業單位應制定系統、科學的新會計制度培訓計劃,轉變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思想觀念,有目的、有計劃的更新財會人員的知識結構。同時,應積極引進一些高素質的財會人員,為事業單位財會人員隊伍注入新的活力,增強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更好的做好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高會計基礎工作質量。
(二)加強會計監督力度,提高新會計制度執行力度
為保證能夠全面貫徹、落實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避免出現各種違規、違紀等違反財經紀律的腐敗行為,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能夠順利、正常開展,事業單位應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管理職能,應有效監督、評價新會計制度的執行情況。在執行新制度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都應該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及時商討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和預防措施。應提高事業單位對于重大經濟業務事項決策、執行的科學化、規范化,包括資金調度、對外投資、財產處置等,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
(三)應建立健全的財務報表制度,構建科學的財務評價體系
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應借鑒企業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進一步完善自身財務報表制度,同時應建立合理、完善的財務評價體系,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能夠得以更加全面的反映,便于事業單位領導者隨時了解單位內部真實的財務情況,盡可能降低事業單位在財會工作中的各種失誤和缺陷,有效保護事業單位的各種資產,從而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新會計制度更加趨向于企業化,在很多方面都彌補了舊制度的缺陷,事業單位應加強新會計制度培訓,提高單位內部財會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內部監督力度,進一步完善財務報表制度,全面貫徹落實新會計制度,提高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喬元芳.解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八項主要突破與創新葉新會計,2013,(2).
[2]陸進任.論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制度向企業化轉變的必然性[J].中國外資,2013,(4).
[3]宋文秀.對高等學校新會計制度變革的思考[J].財會研究. 2010(03).
[4]羅稚珍.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之異同[J].四川預算與會計.2013(01).
[5]高娟.談為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做好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改革[J].工業技術經濟.2011(06).
作者簡介:王秀偉(1982-),男,漢族,山東臨朐人,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會計學專業,現就職于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