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松
摘 要: 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對于課堂教學結構、教學方法的組合,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古詩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深刻地領悟古詩的意境美,并讓學生較直觀地體會古詩的情感美及語言美。
關鍵詞: 多媒體 古詩詞教學 教學效果
古詩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古詩詞以其精煉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情愫為人們所喜愛。尤其其感情真摯動人,辭藻耐人琢磨,字字珠璣,意境優美,言簡意深,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學好古詩詞,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陶冶美好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和提高欣賞能力。但是,由于古詩詞的創作距離我們時間久遠,語法結構特異,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我們還是沿襲讀讀講講背背的老式教學方法,那么不僅不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反而會讓學生反感厭惡,錯誤地認為古詩詞味同嚼蠟。時代進步,現代信息技術的興起,為我們教好古詩詞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利用多媒體進行古詩詞教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多媒體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
一、創境激趣,引領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在古詩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可起到較好的鋪墊、造勢、渲染、引領作用。例如:在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這首元曲小令中,我們幾乎找不到語法結構,但由于重復與對比的巧妙運用,使它成為千古絕唱。在教學這首詩時,我們要借助多媒體手段,首句運用三個情調相同而形象不同的材料對象:“枯藤、老樹、昏鴉?!敝貜褪址ǖ木蔬\用,渲染出一種濃郁的生命感受——悲涼、絕望、死寂。再采用對比手法,展現出一副明快、清新、溫暖的畫面——“小橋,流水,人家”。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和審美感受,使前者更孤寂,后者更溫馨。后兩句同樣運用重復手法將那種悲壯蒼涼、孤寂凄清的生命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種氣氛下再輔之聲情并茂的范讀,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就有了堅實的情感基礎。這里,視覺和聽覺的協調配合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更有力又自然地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較好地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二、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初中學生的思維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維,通過感性認知獲得知識,感知豐富才能為進一步培養能力打好基礎。學生對教學內容缺乏感性體驗和理性思維,是課堂教學的主要重難點之一。學習古詩文最大的難點就是對文中描述的一些景色缺乏感性認識,理性思維就更談不上了。而多媒體教學則可以做到圖、文、聲、像并茂,以生動、鮮活的形象使學生多感官、多角度地接受信息,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教學講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時,課前,我們可以利用時間準備一些課件。課堂上,只要點擊鼠標,就能在短時間里使學生看到清晰的畫面、逼真的錄像……避免教師動手操作教具時手忙腳亂和顧此失彼,從而贏得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一節課上,既進行了詞句理解和朗讀、背誦訓練,又對學生進行了作者簡介、詞句評析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提高了朗讀水平,增強了審美情趣,對作家、作品、詩詞的風格有了更豐富的了解。
三、調動情感,啟迪思維
古代詩歌具有對仗工整、平仄押韻、朗朗上口的特點,最適合吟唱。在古詩詞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吟誦,把聲音的高低、節奏快慢、語勢強弱、輕重及語調的抑揚頓挫讀出來,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的感情,加深對古詩詞語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例如,在聽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朗讀時,前九句作者矢志報國的理想把讀者的感情帶到了高山之巔,可是最后一句“可憐白發生”卻道盡了詞人壯志難酬的無限抑郁和憤慨,又似乎把讀者推入了萬丈深谷。全詞感情既悲且壯,深深地感染了學生,大家紛紛效仿。另外,古典詩詞嚴格的用韻規律都在配樂朗誦中完美地表現出來。學生在模仿朗讀的同時,進一步體會到詩詞蘊涵的深層情感,再一次獲得情感體驗,并達到在理解基礎上背誦的目的。
四、比照情理,思想教育
詩詞是抒發詩人情感的,許多古詩詞作品中還蘊含人文美德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良好的思想品質。如教學《憫農》時,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農民在田里干活的情景,夏天,火辣辣的太陽底下,幾個農民彎著腰,汗流浹背地揮舞著鋤頭,然后適時引出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待學生反復吟誦后,再觀看自己在飯堂吃飯的情景:吃包子只吃里面的餡,把外面的皮都扔到地上,吃飯時飯粒很多撒在桌上。然后問:“你們這樣做好嗎?為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做?”同學們都把手舉得高高的,氣氛非常熱烈。通過學習,同學們都懂得了要愛惜糧食,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的道理。
實踐表明,多媒體技術以獨特的魅力在課堂教學中大顯身手,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加了課堂教學容量,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是真正的教學好助手。同時,我們要注意到運用多媒體教學帶來的問題。多媒體為古詩詞教學開辟了新的天空,為語文教學改革增添了一種新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羅蓉.審美古詩詞弘揚愛國情[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0(Z1).
[2]周少英.以“寫”促“悟”,品味“詩情畫意”美——例談小學古詩詞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03).
[3]周愛梅.情境對話,破解古詩詞教學難題的有效舉措[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Z1).
[4]李耀祖.開展古詩詞教學的幾種方法[J].甘肅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