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紅 閆河
摘 要: 電子商務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但學生對相關管理知識缺乏實際體驗,很難真正理解電子商務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難以將管理和信息技術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相融合。為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提出了案例教學、小組合作討論學習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動學習方式相融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去理解電子商務課程中表達出的管理與技術完美融合的精髓,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 電子商務; 案例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TP39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4)05-59-02
Abstract: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is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course. However, due to lack of practical?experience?related to the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it may be very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tru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combine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integrated methods of case teaching, the group cooperation in the teaching learning and actively autonomous, cooperative, researching learning mode, are proposed, which can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erfect fusion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in electronic commerce course and achieve better learning effect.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case teaching;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ctive learning
0 引言
電子商務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內容涉及計算機技術、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多門基礎學科,教育界一致認為電子商務專業應該培養具有扎實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和經濟管理知識,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商務活動的規律,兼備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由于國內大部分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都是結合原有師資和學科優勢建設起來的,其培養方向和院系的專業特點有明顯的關聯性,因此形成了電子商務兩個不同的培養方向:偏技術和偏經管[1]。所以,一般專業對于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或者從管理的角度進行,或者從技術的角度進行。
電子商務課程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管理類的一門必修課,其先修課程包括: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Internet技術、管理學、經濟學等;后續課程包括:電子商務網站建設、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電子商務課程是符合本專業培養要求的一門核心基礎課,該課程對于管理和技術起到了非常好的融合作用,其不僅僅對先修的基本技術和管理知識加以利用和綜合,還對后續的網站建設和信息系統開發起到根本的指導作用。所以本專業對于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對電子商務基礎理論有深刻的認識,理解電子商務運作模式和交易流程,重點理解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作用,以及企業在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時為什么幾乎都必須要采用電子商務作為解決問題的惟一方法,使學生深刻理解“以業務為核心、以信息技術為重要支撐”的電子商務實質。但是,由于學生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要深刻理解這一點會非常困難。為了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管理對技術的主導,技術對管理的支持,二者是高度依賴和融合”的這一點,本文作者嘗試了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討論學習法。
1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搭建起實務與理論的好橋梁”。案例教學法不僅直觀生動,易于學習和理解,而且在以案例題材為核心進行案例分析時,學生的精神狀態會比較放松,聽課的壓力會得到緩解,可以提高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學生對案例教學有較好的接受態度[2]。
所用教材是引進的國外優秀教材的影印版,有著大量豐富詳實的案例,這些案例也是符合案例教學法對教學效果的要求。第一,這些案例都是國際知名的大公司的電子商務發展歷程和解決方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在心理上是比較容易接受的;第二,這些案例都有清晰的結構和明確的內容,從問題——解決方案——結果為線索講解,符合人對事物的認識規律;第三,這些案例從管理的角度講述了為什么要采用電子商務,不同的企業在解決不同的問題時采用的不同的電子商務模式。
比如教材中的B2C電子商務案例——DELL計算機和波音公司,企業對企業(B2B)電子商務案例——通用汽車和波音公司,這些企業名稱學生是聽說過的。比如DELL,本專業的同學基本上都對其產品和銷售方式比較了解,但是真正講到DELL如何會踏上電子商務之路,可能就不那么清楚,所以讀案例的時候會比較輕松,同時又有濃厚的興趣去了解。像通用汽車和波音公司這類的企業,學生都聽說過,但不一定非常了解,了解了其產品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后,學生就會有深入了解的興趣,想要了解這類型的企業為什么會踏上電子商務之路,以及這些公司為何比較早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再加上一些具體的數據說明電子商務對企業的影響,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電子商務的作用。
所以,對于本課程來說,采用案例教學法非常具有教學上的優勢。對案例中已表達內容的學習,教師只需要引導和組織學生按照案例的描述思路去學習就可以。接下來就是要對案例進行展開,以深入認識和理解問題,這需要教師的引導、組織和對案例進一步展開,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要在進行案例教學時融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2 案例教學中的自主探究學習
所用教材中的案例內容由于受到篇幅限制,其只是一個故事的梗概,是關于企業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客觀事實性描述,而且案例都是電子商務發展之初的情況和在上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低迷時期的故事,這一方面使學生獲得的信息量較少,另一方面為教師引導、幫助和對案例進行展開,也給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留下了巨大的空間,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問題的思考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表達。
一直以來,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得到了廣泛的認同,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全班學習的群體作用,引導和幫助學生在合作中學習,豐富知識積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由此可見,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具有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同一性。自主探究教學方式,不僅需要教師教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和目標,而且還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完成任務和目標的邏輯依據[3]。同時,為了確保學生能夠通過探究加深理解,更需要教師明確認知進展的過程。所以在明確學生已經掌握案例中所描述的事實之后,下一步要引出案例背后所包含的一系列問題。
完成案例的基本教學后,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否有其他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在采用電子商務后,解決了企業的哪些問題;電子商務實施過程中有沒有遇到技術上的障礙和管理上的障礙;企業進一步的行動又是什么;電子商務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到現在,這些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又有了什么樣的變化,比如管理上遇到的新問題,技術上的新問題。
例如,在講到B2B電子商務的時候,引入了通用汽車的電子商務發展歷程這樣一個案例,案例從通用汽車發展過程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需求,使得它需要解決生產效率、通訊效率、庫存管理、資本貶值和大量采購等問題,而原有的解決方法效率低、效益也很低,通過采用一些電子商務的解決方案以后,利用外部網絡有效地解決了溝通問題,利用正向拍賣的方式解決了一些貶值資本的出售問題,利用反向拍賣解決了大量采購的問題,并且在新舊的解決方法中都列出了具體的數據加以對比和說明,很直觀,很有說服力,理解起來也很容易。當學生學習基本案例后,可以引導學生從管理、從技術的角度去思考上面的那些問題,學生的主動思考模式就會啟動。還有,如前面提到的波音公司,在B2B和B2C中都有講到,那么它到底是B2B還是B2C,可能這個時候學生就需要對概念做進一步的比較和理解,而不是簡單地看看定義。
讓學生自主地去思考問題、探索答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而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案例過程中平等的討論和參與可以使學生從思想、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從而提高參與度、認同度和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4]。當然,除了教師引導外,也要關注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學生關心的問題,因為教師和學生由于年齡、知識、經驗和閱歷不同,認知也有差異,所以,讓學生主動的認知學習是更有效的方法之一[5]。
3 案例教學中的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電子商務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教材中有些知識也會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發生變化,個人的學習能力和視野是有限的。如果有一個學習場景讓學生組成合適的小組,開展自由合作學習,就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各成員的優勢,有效激起學習的火花,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但是為了保證學習效果和學習過程中的組織性和規范性,要規定期望的學習結果[5]。
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的學習”[6-7]。“討論式教學”是一種基于討論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的教學環境中教師預先對課程進行設計與組織,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指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每個小組成員共同圍繞某一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同時通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討論、交流,讓學生主動汲取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知識獲取能力的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法這一理論強調學生是教學情境中的主角,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輔助者、資料者提供者。教學要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面對問題情境,刺激他們思考、探究,另一方面營造人際互動、互激的情境,讓學生學會在合作中學習[8-9]。
小組合作討論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小組成員間情感上的接受程度,由學生自由分組以便于最大程度激發他們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因為,相互了解的組員才可能有良好的合作性;同時,也要注意組員之間積極依賴、相互促進、明確個人責任。然后,教師設定場景,給出明確的任務,分小組進行充分討論,要求每個人都必須積極參與,對問題、討論過程、討論結論進行記錄。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和評論。整個過程,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配角,而學生是中心和主角,讓學生發揮主動的學習作用[10]。
對于需要討論的案例,一般選擇容易引起混淆,發展過程中有變化的案例,使學生有思考和發揮的空間。比如近來出現的新的電子商務模式線上對線下(O2O)。
4 結束語
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講授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電子商務管理知識與信息技術,要求學生不但要掌握電子商務的相關理論內容,而且能夠對電子商務應用系統進行評析、設計和開發。針對學生對相關管理知識缺乏實際體驗,對信息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也缺少感性認識,使得教學目標難以實現。本文結合信管專業學生的特點,改進教學方法,探討了案例教學、小組合作討論學習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主動學習方式相融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去理解電子商務課程中表達出的管理與技術的完美融合,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盧淑靜,周歡懷.基于中美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情報雜
志,2010.29(1):189-191
[2] 郭俊輝等:案例教學效果的最優模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3:140-144
[3] 王華明.論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中學與教的問題[J].教育理論
與實踐,2012.32(32):50-52
[4] 吳云鵬.案例教學的生成性探析[J].教育評論,2012.5:87-89
[5] 吳忭.顧小清.通向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的途徑——訪國際知
名教育心理學教授保爾·科士納[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5):4-11
[6] 樊瀾.電子商務概論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研究[J].中國勞
動關系學院學報,2012.25(2):122-124
[7] 王鑒.合作學習的形式、實質與物體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
2004.24(8):30-36
[8] 韓琳琳.討論式教學法在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
業,2013.12(35):156-157
[9] 賀斌.基于小組協作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探微[J].甘肅聯合大學學
報,2008.22(1):102-105
[10] 王宇露.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文化教育研究,2009.Ⅱ:
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