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經營的價值理念的簡練概述,它是企業在很長的時間段里面的經營哲學與生存哲學的經驗總結,成為激勵企業里面所有人員的一個精神要領,是眾多成員一起遵守的行為準則的總括,企業文化應當伴隨企業的不斷前行而使其根基與內容不斷穩固與豐富。本文基于此,將會就增強企業文化的構建而作出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企業文化 影響力 企業文化構建路徑
加大對企業文化構建的力度,科學整合企業各項產能要素,指引職工形成整體的企業文化理念,構建別具一格的企業文化,讓企業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之中兌現可持續發展的諾言,屬于企業立足當前與發展未來的重中之重。以下筆者將會和大家交流一下本人對企業文化構建的幾個觀點:
一、何謂企業文化
所謂企業文化,乃是存在于企業里的全部職員在長時間的發展進程里面所培養起來的且為全部職員所認同的最終目標、價值理念、基本信仰與行為準則的總括。企業文化從更大范圍來講可以歸屬于文化的范疇,因為文化是對于人類的勞動實踐進程中所增值的物品與精神財富的整合體;而狹義上的企業文化則專指意識理念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體制與規范。同樣地,企業文化乃是企業在投產運營過程中,逐漸組成的,被全部職員打從心底里接受的、對本企業的使命、祈愿、宗旨與價值體系與運營觀念的總和,并且由此而引領著企業的生產運營勞動、管理體制、職員行為準則和企業整體公眾形象的運營。企業文化在當代企業運營中變成企業運營最厚實的基礎要素,其文化的底蘊,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均決定著企業占領市場能力的強弱,甚而關乎企業的成與敗,興與衰。
企業文化應當擁有這些要素:首先,企業的終極目的或者遠景描繪。企業是實體經濟單位,沒有利潤則談不上生存,然而企業文化的描繪萬萬不能夠將盈利描繪成企業的最終目標,而是應當具有社會理念,像福特公司的文化理念是:讓更多的人都能夠開得起汽車。第二,相同的價值理念,每一個企業在員工新入職的培訓中,都會對其進行價值觀的培訓,目的就是使員工認同企業的經營理念;第三,行為準則與以往的習慣,企業文化在從根本上講是職員們在共同的勞作中形成的一種對彼此與集體的認同。
二、企業文化在實體經濟中的影響力
企業文化屬于實體經濟單位日常管理與維護的中心位置,它的影響力深入到企業運營管理項目的各個環節,企業文化的孕育伴隨著企業的運營項目與管理創作的導向而改變,企業的文化常常會影響企業的經營理念,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人力資源管理在很多外資企業里面已有很多的年頭,他們對企業文化的經營非常注重,特別是很多企業將人才發展納入企業文化的范疇里面,將其發展為該企業的戰略理念,因此,這類企業對于員工的福利、薪酬等,都會定位在勞動力市場的領先地位,像安利、西門子等外資企業,都是愛才用才的代表性企業。像我們所熟識的美國蘋果公司,對于他們來講,創新就是企業的靈魂,那么配套的,實施靈活性的管理以及權力距離很小則是他們的顯著特征,很難想像對一群充滿奇思妙想的工程師實施嚴格的權力距離的管理會是一種怎樣的后果。[1]
三、構建企業文化的高效路徑
在中國發展企業文化,對于外國的成功例子,我們不可以照搬照抄,而應當由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由淺到深、從簡單到困難、逐步開發的準則,在增強與完備企業管理的工作中,有步驟地導入企業文化,且對其烙上中國特性的烙印。目前,想要做好企業文化的構建工作,可以從下面三點考量:
(一)貫徹落實注重人才的理念
想要做好這項工作,可以從思想教育與職業教育兩個大方向上著手。思想教育,體現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向員工們輸送社會主義理念使其不忘本;職業教育,這主要針對的是企業的經營與運營的可持續性來講的,企業若想構建萬年長青的發展基業,則要在組織中樹立不斷學習的理念,唯有員工的知識不斷更新換代,企業才會永葆生機。所以要在企業里大力倡建學習型組織。我們所熟知的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寶潔,它就是一個典型的學習型組織,每一位進入寶潔的新職員,都會獲得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與你的職業規劃相對應的是一系列個人學習與進修的清單,真可謂活到老學到老。[2]
(二)企業文化的構建要回歸人文關懷
企業的發展與不斷進步離不開人,因此企業文化的構建必須要把企業里面的人照顧好。怎樣才能照顧好企業的人呢?光讓其實現自身的價值而不考慮其他,那談企業文化談企業管理也是鏡中花水中月。依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我們知道,人最先需要滿足的是生理需求、再到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五個層級一環緊扣一環。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怎樣讓職員們得到滿足。企業需要搞好福利環境,確保員工的生理需要與安全需要,進而改善企業的心理環境,滿足員工們的社交需要,最終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讓員工們可以在該企業中獲得尊重與實現自我的個人價值。對員工的關懷是搞好企業文化工作的重點任務。[3]
(三)企業文化應注重遠景的描述與全員的激勵
美國著名的汽車生產商福特公司的創始人對該公司的企業文化曾作出最生動、最詳細的描述,由公司發展最初的生產出汽車到讓汽車成為中產階級的座駕再到最終的目的是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用得上汽車,他都有詳細的實現遠景的時間規劃。并且常常會對他們的員工鄭重宣讀它,通過強化的作用,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切身體會到,我們是可以達到這個遠景的,并且這個遠景不僅僅是為企業賺錢這么簡單,而是變成美國夢的一部分,造福人民。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企業文化的描述應當是富有激情的,應當可以分解為企業的詳細的戰略目標體系并可以實現的,而且通過強化作用,他可以將每一位成員都融合起來,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四、結束語
改革開放走過了幾十個年頭之后,我們通過與西方世界的比較與回望自己的發展歷程,會發現,依靠粗放型的經濟我們再難實現突破性的發展,因而大力支持經濟轉型。伴隨經濟轉型,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本文中,筆者基于自身對企業文化內涵的理解以及企業文化的作用,進而給出了自己對于構建企業文化有效路徑的幾點看法,權當拋磚引玉之用。
參考文獻
[1]朱興華,魏延偉,王正偉,顏世強.淺談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和作用[J].現代企業教育.2011(04).
[2]劉俊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促進企業經濟發展[J].資治文摘(管理版).2010(04).
[3]付文豪,趙云江,付曉慧.建設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健康發展[J].中國科技信息.2008(19).
作者簡介:董貽利(1972-),男,漢族,山東泰安人,本科,1994年7月畢業于天津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黨群路線及紀檢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