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娟
摘 要:教師要先提高專業能力,靈活應對課堂生成;結合農村實際,充分利用農村自然環境資源,開展教學活動;注重美術實踐活動與生活有效地結合,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農村學校;美術教育;素質教育;學習興趣
由于各種原因,農村美術教育相對于城市來說是落后的,要發展農村美術教育,不僅需要社會、學校的努力,更需要我們美術教師的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才能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一、轉變教學思想,提高素質教育
教育應做到:由過去的只重視少數轉變到今天的面向全體,
由過去的拼命灌輸轉變到給學生創設身心自由的教學環境,發展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通過課堂游戲,使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活躍,發揮想象力,有利于個性的發揮。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師生對話要具有開放性和啟發性,通過課堂提問,小組交流,各抒己見,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迸發出新的火花。在教學過程中巧設情境,感染學生的心靈,從而使審美活動與審美教育得到健康發展。
二、結合農村實際,充分利用農村自然環境資源,開展教學活動,提高素質教育
農村的經濟比較落后,家庭和學校難以滿足孩子的要求,但農村的自然風光、人文文化都是我們取之不盡的教學素材,民間藝術作品更是學生學習的典范。因此,教師要熟悉當地傳統民間美術的形式及相關知識背景,對教學條件有相當的了解和調查,教師在教學前做好充分的資料收集工作。要學會利用身邊的資源,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充實教材。如:利用本地傳統的剪紙資源,組織學生觀看民間剪紙作品展,讓學生了解民間藝人的思想、生活以及藝術作品誕生的過程。把民間藝術引進課堂,讓學生了解傳統剪紙圖案的寓意、構圖、造型技巧,學習傳統的剪、刻方法;運用當地豐富的粘土資源把泥塑引進課堂,如:通過《生動的小泥人》一課讓他們學會用雕、刻、捏、貼等手法去塑造他們所熟悉的動物、水果、人物等,讓他們在創造中學習,在學習中創造。
三、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提高素質教育
目前,農村學校實際上緊缺美術專業教師,許多其他科任教師兼職任教美術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兼職教師只有掌握了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的教育理論,才能真正服務于美術教學。那么怎樣才能掌握相應的美術專業知識和相關的美術教育理論呢?對于兼職教師來說,應靈活運用現代科技信息技術。我們雖在農村,但足不出戶,就能向名師請教,利用網絡技術獲得美術教學資源,不僅能讓我們共享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還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先進的教育理論,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能時時更新觀念,適應現代教育發展,了解當前的教育動態信息;美術教師也要不斷地開闊自己的藝術視野,善于發現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尋求各科連接與溝通的方法,把握教育真諦,在自主、互動、探索的實踐課堂中提升自己。
四、聯系教材,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培養學生
興趣
農村美術教育的落后,一些客觀因素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就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失時機地把學生的學習內容融合到現實生活和娛樂活動之中,啟發和引導,從多種途徑影響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運用學生作品,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實際情況,定期舉辦小畫展。不但讓師生看,還請家長看,然后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教師點評。學生在欣賞自己的作品時,內心充滿了成就感,榮譽感和自豪感,既達到相互交流和促進的目的,又激發了他們對繪畫的興趣和對美的追求,又將學習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2.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習興趣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只用語言講解圖片是比較枯燥的,圖文并茂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把注意力引向和集中于教學內容,能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善于把課上得生動活潑、樂觀有趣,實現最優化教學。
3.聯系生活,激發和維持興趣
美術活動總是同人們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因此,美術教學活動必須注重美術實踐活動與生活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一些讓孩子充滿興趣的學習方式,比如,比賽法、猜謎法、圖像法等,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增加了學習興趣,讓美術實踐同
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他們體驗到“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含義。
4.師生互動,激發和維持興趣
一堂美術課,教師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講而學生無動于衷,這是多么尷尬的事呀,所以,新課標強調教學的組織形式由原來的灌輸學習轉變為在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中的前提下,通過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彼此形成一個互教互學的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和教學相長的目的。在這樣“交往”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圍中,不斷地觸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五、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合理布置作業并對作業及時進行評價,是推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因素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主要讓學生多寫生,少臨摹,要分層次訓練,作業質量要求不用太高,因為學生缺乏專業的技能知識,教師輔導時,可以強調一些制作方法,制作技巧等。根據不同層次進行不同的輔導,強調一些必須強調的方法,鼓勵學生自己解決。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自由空間。引導學生展示創作的作品,并圍繞作品畫面內容提出問題,采取自我評述、互相評述的評析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在交流各自學習感受時又一次得到發展,得到收獲和快樂,在欣賞評述學生作品的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
總的來說,教學質量是學校賴以生存的根基。要提高美術教學質量,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而機械化的教學模式,多給學生一些激勵與鼓勵,讓學生敢于參與到教學當中。學生只有在沒有壓力的前提下,才會樂于學習。其次,教師要不斷地充電,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最后,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師生共同融入情境中去,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知識,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不僅可以給學生無窮的精神動力,還可以讓學生重拾自信,更能提高教學質量。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