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啟高
摘 要:合作探究教學法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交流合作能力為出發點,進而逐步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為學生發散性思維、空間想象能力的提升創造了良好的平臺。進而讓學生在與同學計算、推理、合作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其綜合探究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合作探究;提高效率;創新能力;自主探究
隨著新課改在全國范圍的推廣和普及,國家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速度也隨之加快。這使得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記為輔”的初中數學教學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數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關鍵學科。而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具有創新性強、綜合性高的特點。這為學生發散性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必要性
1.改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新的課堂活力
眾所周知,初中傳統的數學教學長期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記錄”的授課模式進行,教師的講解占去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思考、交流的時間少之又少。因此,這種傳統的授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而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是在通過互動交流、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新型教學方法。葉圣陶說:“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由此可見,在日常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授之以漁”為出發點,運用靈活機動、形式多樣的合作探究式數學題目為學生構建一個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學習平臺。
2.貼近教育實質,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達爾文說:“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由此可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科學高效、形式多樣的數學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良好數學素養的必要條件。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為學生構建了一個探索未知知識領域的良好學習環境。在合作探究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學生為了完成合作探究的學習任務,必須要運用學過的知識去克服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也會得到長足有效的
發展。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措施
1.分層次設定目標,增強自信心
眾所周知,初中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合作創新能力的重要階段。而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和發展。為了有效改善學生單純依賴模仿和記憶、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
在日常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立足于班級學生的實際水平,為學生提供層次性、全面性、立體性的合作探究式題目,從而在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如:在講解冪函數時,教師在講解完同底冪的乘法法則之后,可以讓學習能力低一些的學生進行相應的練習。而對于學習能力稍高一些的學生則可讓其討論研究一下同底冪的除法應怎樣運算?這樣不僅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2.設置靈活多樣的課堂問題,激發學習熱情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即以“引導、合作、探究”為立足點,以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課堂探討課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主動取長補短、積極借鑒別的同學的高效學習方法和思考模式來提高、拓寬自己的思維,進而達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目的。
例如,在講解“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知識點時,教師選取貼近實際生活的例子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我現在要租一個舞臺進行話劇表演,A舞臺基本消費費用為300元,每個小時費用是20元;B舞臺無基本消費要求,每個小時費用是40元。
現在我想問一下同學們,我選擇哪個舞臺更合理?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探究選擇方案,而后派代表到講臺前講解一下。這不僅使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有效提升,更為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合作探究式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探究性學習能力的提升和發展。眾所周知,在合作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會選取一些開放性、多元化、層次性的題目來供學生們探究學習,這促使學生在團隊探究、交流、協作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為自身發散性思維和空間想象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