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令
摘 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給他們如何學習英語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激發他們努力思考,運用多媒體的力量,營造全方位“轟炸”的氛圍。
關鍵詞:自主學習;語言氛圍;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廣,高中英語教學越來越突出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最為突出的區別就應該是素質教育更為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非將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孩子的分數,而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高中英語教學也應該改變原來填鴨式和死記硬背的教育方法,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謂自主學習能力,就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評價、調整。自主學習避免了學生對學習抵觸、不情愿的情緒,學生一旦愉悅、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學習效率將會大幅提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新課程改革下對于教學的要求更上一層樓,不是簡簡單單地只要求學會做題,學會拿高分,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學會方法。高中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最為關鍵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因此,在教學中的關鍵就是教給學生如何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學生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使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奴隸。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和糾偏,同時滲透學習方法和策略。比如,在做閱讀理解時,教師可以請做得好的同學當眾起來傳授交流經驗,有的同學速度比較快,他并不是一個詞一個詞地閱讀,這樣是精讀,而在考試時,精讀往往比較浪費時間,而泛讀則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領略文章大意。在大段大段的英文單詞中準確而快速地挑出中心句進行閱讀,這樣能夠提高效率。還有的同學是在做閱讀之前提前先閱讀一遍題目,然后再根據題目去原文中尋找答案,這樣能大大縮短時間,同時又提高了準確率。達到又快又好的效果。就這樣,讓學生自己發現和總結自己做題的規律,并將之與大家進行交流,再加上教師的總結與歸納,其他同學對此方法的印象將會大大加深,并在做題的時候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運用。久而久之,這種方法就會成為他們做題的習慣,教師也就成功地達到了傳授方法的目的,能夠使學生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二、創新教學方法,動學生自主性
和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相比,新課改顯然注重對于教學方式的創新,學生應該積極動腦,自主性地去學習知識,而并不是由教師家長在后面強壓著去學習。新課改明確指出:高中英語應注重對于學生素質的培養,即提高英語的應對和應用能力,真正實現工具性和知識性的統一。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小組交流的形式,將學生編為小組制,一小組討論一個問題。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下進行學習,讓他們不知不覺地由被動接受轉換為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這一模式中來。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公才能真正實現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等實際情況,研究出合適的分組辦法,以
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三、營造語言氛圍,位進行“轟炸”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不能像其他學科那樣照本宣科,教師應從多方面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轟炸”。比如,在課前播放英文歌,營造英文環境;在英文活動課上放英文電影,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多讀些英文的課外書,像《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黑駿馬》等書蟲系列的書,都比較適合學生閱讀。只有從多方面進行教育和渲染,爭取達到“耳濡目染”的效果。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潛移默化,對學生形成語感很有好處,而語感,對于提高英語綜合能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新課程改革下的素質教育是英語教學方式和教育方法的重大變革,在教學時不能單純地依靠做題等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將眼光只局限于分數,而應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根本目標,教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學生學習的更為輕松。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一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同時,教師可以合理巧妙地運用現在發達的科學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多樣化的趣味教學,全方位進行英語“轟炸”。
總之,在國際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廣大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多探索教學的新方法,既能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俞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思考[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5):74-80.
[2]李曉鵑.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重慶師范大學,2012.
[3]文秋芳.英語教學研究方法與案例分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