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雯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世界各國交流的不斷擴大,英語口語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后,英語口語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交際工具。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一定的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因此,小學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關鍵詞:英語能力;課堂教學;口語交際;課后拓展
如今,在小學生中,普遍存在這樣的情況:學生不敢開口講英語,即使講了,也是說話吞吞吐吐,斷斷續續,破句現象較多,有的甚至習慣于像唱詩歌一樣一字一字地說,更糟的是還有些學生喜歡加點口頭禪、拖拖句。因此,我以為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尤為重要。
下面我就談談在這方面的一些實踐體會。
一、注重課堂教學,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1.充分利用Free talk
每節課課前我都抽出5分鐘讓學生進行自由談話,這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方法。內容上主要以復習鞏固為主,形式上由師生間問答,漸而轉向生生間自由談話,創設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感覺自己是在交際而不是在表演。這樣,既鞏固了已學的知識,又初步嘗到了口語對話成功的喜悅。
2.認真對待句型教學
(1)創設情境,稍加拓展
任教牛津版的老師都會發現,教材的每一單元對話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圍繞一個話題展開的。因此,為學生設置一個真實的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有利于學生真正地體會句子的含義,進行交流。如,在教In a toy shop一課時,我就把教室設置成一個超市;教Whose gloves?一課時,就把教室設置成一個化裝舞會……目的是為了交際,即要求學生用英語解決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因此,以教材上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在此基礎上拓展所學句型。如,在教Look at...這一課,除了書上的句子Look at his shirt以外,還進行了my,your,her的替換訓練。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口語交際時能根據實際情況有話可說,擴展學生交流的內容。
(2)多形式訓練,大面積操練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已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學生學起來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沉悶。為了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主動,我改變傳統模式,實行師生間的雙向交流,采取師生、生師、生生交流方式,既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理,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又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口語水平,我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創造一個人人參與、個個開口的活躍、主動的課堂氣氛,使每個學生都被這濃厚的英語氛圍所感染。因此,我采取交互式、合作式學習,或采用小組活動(group work)、兩人活動(pair work)來擴大學生的參與度,或采用橫隊、縱隊接龍式的快節奏訓練來增加學生活動機會,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開口。對說話靦腆、開口略有困難的學生則在參與集體訓練后,再讓他們個別開口,并不斷增加鍛煉機會,以增強他們的口語能力。
(3)新舊結合,綜合運用
牛津教材內容豐富,具有較強的交際性,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立足點。因此,在學生掌握基本句型以后,就充分利用教材中Fun house部分、Read and act部分和學生自帶物品,創設仿真情境,舉一反三,運用句型。并注意溫故知新,在利用新句型的同時,不忘運用一些學過的舊句型,為自己學習和交流的需要進行綜合運用。如,在教Do you like...這課時,我除了讓學生利用Do you like...?進行調查以外,還要求學生用已學句型Do you play..?及簡單的問候語同別人交際。
二、課后拓展延伸,加強實踐
口語交際是一項活動性很強的活動。較強的口語能力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鍛煉、體會才能獲得,僅靠教學中的時間是不夠的。如教師可將教學由課堂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在課后我布置學生做有聲作業。
1.聽錄音原聲帶
小學英語對學生是啟蒙語言。語音、語調、語速以及所運用句子的準確性,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要求學生養成每天20~30分鐘聽錄音原聲帶的習慣。力求聽準語音、聽清語調,然后進行模仿練習。開展比一比活動,看誰模仿得最接近錄音中的語音、語調、語速,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評出“最佳語音獎”“最佳語速獎”等。通過大聲朗讀,訓練學生的口語,給口語交際積累材料。
2.做爸媽的“小老師”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學生的家長不太會說英語。我要求學生把當天所學的內容教會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教了家具一類的單詞后,利用真實的家具讓學生回家教自己的爸爸媽媽,并進行有關此類句型的練習,學生很樂意。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家長也及時了解了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可謂一舉兩得。
3.用英語交流
就目前而言,讓學生用英語同外國人交談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就要求學生在師生、生生間用英語交流。要求學生每天一放下書包就進行口語交際,有空就在“英語角”交談,評出“口語小明星”。并把他們的這些成績記入平時英語口語考核的成績。學生興趣極高,諸如:Good morning,Goodbye,Hello...不時會鉆入你的耳朵,校園成了學生口語交際的陣地。
4.多聽、多看
平時讓學生多聽、多看英語教育節目。開展一周一次的交流活動,使學生從其他媒體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總之,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只有始終貫徹交際性原則,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才能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和新世紀發展要求的人才。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任陽中心小學)
?誗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