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補蓮 丁玉田
摘 要:相對于傳統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指向過程分散,易導致學生思維疲憊定性化,從中心語句、行文線索、人物形象、結構、主題思想等方面,結合案例論述課堂教學中的主問題設計。
關鍵詞:主問題;興趣;習慣;自學
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是指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起支撐作用,能從整體參與性上引發學生思考、討論,理解品析、創新的重要的提問或問題。
一、在教學中,進行“主問題”設計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1.是指對課文的品析研讀,設計出精妙的教學“主問題”。
2.是指課堂教學中對“主問題”的科學運用,這里重點談談第二方面的設計與運用。
二、“主問題”設計與運用的規律
1.課文初讀階段,一般用一、兩個“主問題”牽動對全篇課文的理解,進而吸引學生讀課文、品課文、解決問題。
2.課文教學進行階段,用一、兩個“主問題”形成課堂教學活動板塊,找到行程路徑使學生主體性參與。
3.課文教學的深化階段,一般用精妙的“主問題”引發討論,深化理解、營造課堂高潮。
主問題可以從課文結構脈絡、文章主題思想、語言特色、作者思想感情、聯想思維、人文思想教育方面等設計。
三、以《孔乙己》的整體閱讀教學為例說明
1.課文初讀階段,設計“主問題”:說說孔乙己與酒。
學習要求:學生圍繞“孔乙己與酒”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人物、場景、情節等方面品味,說出自己閱讀所得。
問題導學,吸引學生,品嘗整體性感知閱讀,學生可以感知到:
①孔乙己是酒客,是一個站著喝酒且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②孔乙己特定活動場所——封建社會一角的咸亨酒店。
③孔乙己喝酒時酒客對他的態度——無情嘲弄。
④在酒店里周圍人(孩子)的眼中對孔乙己——是一種笑料,得不到絲毫的同情與溫暖。
⑤他最后出場在咸亨酒店里,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笑聲中……慢慢走去了……”
2.在課文教學階段,設計“主問題”,說說孔乙己與偷。
要求:學生圍繞“孔乙己與偷”自讀課文,從文中任選一個點,進行品析,寫出自己簡短發言稿,以備參與課堂討論。
主問題:孔乙己與偷?視點集中,吸引力強,通過學生閱讀心得,進而深刻感知課文,在教師的啟發點撥下學生通過思考、討論、理解課文。
第一,由“偷”引發“酒”。偷——孔乙己喝酒的經濟來源之一。孔乙己替人抄書是為混口飯吃,但他好喝酒,便免不了做些偷竊的事。由于“偷”寫極富個性特征的“手”別有用途。小說中不論寫他“排出九文大錢”還是寫他“摸出四文大錢”其目的都是表現孔乙己的錢消耗在酒上。為喝而偷,揭露了孔乙己好喝懶做的性格。
第二,由“偷”引出“笑”。偷——旁人取笑的中心內容。小說中描繪了眾人、酒客、掌柜的幾次無情嘲弄與哄笑,都與偷字有關。“偷”成了人們取笑、挖苦、揭短的把柄,由“偷”引出的“笑”,表現了社會環境的冷漠。
第三,由“偷”引出“打”。偷——挨打的直接原因。小說中的孔乙己,不管是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還是臉上又添傷疤,以致被打折了雙腿,他始終沒有醒悟過來,世人也沒有停止對他的“打”。具有悲劇意義的是:成了舉人的讀書人丁某沒有打折孔乙己那雙偷東西的手,卻殘酷地打折了他的雙腿,最終斷了孔乙己的生活之路。孔乙己那雙本應該具有謀生本領的手,最終成為他爬向死亡的工具。這其中的含義該是多么深刻。
第四,由“偷”引出“情”。通過寫孔乙己的“偷”,深刻提示出孔乙己性格的弱點,表現作者對孔乙己既怒又哀的態度。表達作者要喚醒:改造國民的精神。
第五,由“偷”引出學生對作者寫“偷”的表達目的的理解。孔乙己地位的低下,是由于他窮困潦倒、好喝懶做、行為不端。作者在小說中反復地描寫他的“偷”,在于用一個“偷”字貫穿全文,從而更廣泛、更深程度地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作品的思想內涵。
“主問題”教學線索,牽動著學生閱讀與思考,從教學過程看,學生首先帶著明確的問題,懷著興趣進入課文,圈點勾畫,品評咀嚼思考表達,接著又帶著學習的興趣和表達的欲望,參加討論,聽取點撥、深化認識。課文教學在這一環節中可以說是讀、寫、聽、說、思融為一堂,能力和技巧訓練結合為一體,學生活動與教師點撥相映生輝。
這是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課堂教學的首位。
3.課文教學的深化階段。設計“主問題”:議一議孔乙己這個人。
要求:學生對孔乙己這個人發表自己的看法。發表看法最好有課文依據,能說出一點道理。為了讓學生順利發言,建議用“一句話人物短評”。
“一句話短評”這幾乎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做到的。課堂進入高潮——發言,發言層次有:
①從人物身份、外貌的認識。孔乙己是站著喝酒、且穿長衫的唯一的人;身材高大,青白的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的人,不屑置辯的神氣,頹唐不安的模樣,極其惋惜的表情,懇求掌柜的眼色的人。
②從人物習慣、性格、命運的認識。孔乙己是酒客,愛偷東西,經常被挨打,受人無情嘲弄的人。
③從人物塑造,人物典型上認識。孔乙己是一個半途而廢的讀書人,不值錢的人,在笑聲中出場,笑聲中演出了一幕幕悲劇,又在笑聲中凄然消逝,是可笑可憐的多余人……
通過發言議論孔乙己,實際上是學生對《孔乙己》的整體評鑒。主問題設計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效率,能讓學生頓悟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四、主問題教學拓展探究
1.通過主問題設計激發學生自學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通過主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意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努力學好語文。
2.主問題設計原動力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
我記得有兩則謎語:①點滴積累、方有為。打一字是:力。
②看著像牛卻是馬,打一字——午。
教師的教學重在導,像謎語②,要聯想到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午馬……。導的目的在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去領悟問題、解決問題。
3.主問題設計,頓悟讀書方法。
有一則謎語:金烏玉兔一相逢,打一字:“膽”
金烏——日,玉兔——月,一相逢,便是膽字。
葉圣陶先生曾說:“一篇好作品,只讀一遍未能理解得透,要理想得透,必須多揣摩。讀過一遍再讀一遍,第三遍,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答,是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單位 山西省原平市段家堡中學)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