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秦松
摘 要:建立高效課堂,就是向課堂要效率,保證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的實現。那么在新課改環境下,應該怎樣真正實現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呢?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思考。
關鍵詞:高效課堂;構建;備好課;用好方法
真正好的課堂,是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真正學有所獲。但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情況并不樂觀,基礎好的學生能較好地吸收課堂知識,但對于部分學困生來說,課堂收獲甚微。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磨刀不誤砍柴工”,備好課是關鍵
教師正如演員,要想演的精彩,臺下定要下夠工夫。備課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教師在上課之前,務必花時間備好課。首先要備好教材,教師只有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精神,明確教學目標,抓住重難點,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才能在不確定的課堂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要備好教法,針對課堂的具體內容和特點,教師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保證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最后,還要備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層次,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短短的課堂時間有所收獲。
二、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用好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教會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從某種程度而言,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一些學生反應靈敏,思維活躍,但成績平平,歸根到底還是沒有掌握得當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壓力。教師要適時傳授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生一旦掌握到了科學的方法,并能靈活運用,學習定能事半功倍。具體而言:
1.堅持課前預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同樣如此,在上新課之前,學生要提前把新課瀏覽一遍,掌握主要內容,看看難點、要點,在正式上課前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聽課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聽課的盲目性。
2.養成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仔細觀察會發現,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不一定是最聰明的學生,但這群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一定是最好的。而恰恰相反,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上課坐不住,容易走神,愛開小差,不愛做筆記,不喜歡舉手發言。總結下來,學習方法與學習質量有著直接關系。在課堂中,要教會學生做到:上課認真聽講,及時做好筆記,勾畫重點內容,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舉手發言,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做題時要認真仔細,積極開動腦筋,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
3.課后做好鞏固復習工作
很多學生總指望短短的課堂時間來提高學習成績,這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在課后要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及時的吸收、鞏固,回憶老師所講的重難點,在真正掌握知識之后,再做題。堅持獨立完成作業,在做題過程中,要真正開動腦筋,遇到難題時,要克服畏難情緒,迎難而上。通過復習消化,做家庭作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又提升了一個層次。這樣,學生在以后的課堂上就能更加輕松,學習效率自然提高。
三、講究課堂藝術
要實現高中數學課堂的高效性,教師要講究課堂藝術。所謂課堂藝術,即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的教學方法、策略等。
課堂短短的時間里,如果教師方法不當,這堂課就白白浪費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下方面:明確教學目標,講課要有針對性,主次分明,重難點突出,切忌泛泛而談。在提問上,要創設問題情境,問題難度也要分層次,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舉手發言的機會,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學困生,要適當降低問題難度,讓他們重獲自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還要避免唱獨角戲,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一方面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真正體現學生課堂的主體性。
教學相長,真正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認真上好課,更要經常思考,經常鉆研,經常總結科學的教學方法,逐步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盧秀艷.淺談高中數學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2(31).
[2]高炳鵬.高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途徑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3).
[3]姜世武.創設問題情境,構建數學高效課堂[J].學苑教育 ,2011(1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