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穎
摘 要: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兩個方面論述了怎樣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加強誠信教育,塑造學生健康人格:誠信教育從教師自身做起;誠信教育從課堂教學入手。
關鍵詞:誠信教育;健康人格;教師自身;課堂教學
誠信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一個人的基本準則,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誠信一直備受國人推崇。可是,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些誠信缺失行為,特別是一些中學生存在著“唯我獨尊”的現象。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一、誠信教育從教師自身做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俄國唯物主義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也說:“教師想把學生塑造成什么樣的人,自己就應該是什么樣的人。”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都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印跡,所以,要想讓學生做到誠實守信,我們教師就應該起到表率作用,從自我做起。因此,在學習北師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時,我積極提高自身道德素質,要求學生能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對于自己生活、工作上的失誤,我總是積極剖析,及時糾正。這樣學生就會在老師的熏陶下,學會真誠待人。
二、誠信教育從課堂教學入手
課堂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特別是我們的北師大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突出、鮮明的誠信教育內容,因此,結合教材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是一條很有效的途徑。因此,在學習北師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時,面對人生觀、世界觀正在形成時期的中學生,我精心選擇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例如,在學習“保護個人隱私”一課時,我教育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隨著社會交往范圍的不斷擴大和社會交往程度的日益密切,我們保護自己和別人隱私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作為學生,一定要誠實守信,不要窺探別人的隱私,也不要宣揚別人的隱私。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真、善、美是我們做人的最高境界,誠信是一名公民最基本的道德準則。作為一名教師,應該運用良好的疏導方法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爭取把每一位學生都塑造成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成才.關于學校誠信教育幾個問題的思考.2003年“面向新世紀的廣西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03.
[2]徐雅芬.關于誠信問題的幾點思考.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200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