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彥
[摘 要]讀和寫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把學生的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閱讀中加強寫的訓練,在習作中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的閱讀知識,讓學生的閱讀在寫作中得到訓練,同時又把寫作融入閱讀,使課堂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色,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讓學生寫好作文。
[關鍵詞]語文教學;讀寫結合;作文寫作
語文學習的核心是讀和寫,但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和寫是分離的,語文課上是語文知識的教學,習作課上才是作文指導。讀和寫的教學分離導致了讀只是為讀,不去聯系寫的指導;寫就是寫,不去聯系課文內容的學習。語文教學要把讀和寫結合起來,無論是讀和寫都不能離開語文的根,只有結合課文閱讀去指導學生的寫作,結合寫作來鞏固閱讀的知識,在二者的有機結合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和表達能力。
一、通過體悟文本加深讀寫結合感受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應該是聽、讀、寫的統一。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學好語文知識,在生活中感受語文,在語文學習中去感受生活。小學的習作教學不能脫離語文閱讀教學,不能把“寫”過多地歸入作文教學中,而應該讓“寫”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滲透在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閱讀教學中適度地寫,可以訓練學生書面語言表達,同時也給每個學生同樣的思考、組織、動筆的時間和機會。
例如在《霧凇》一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學生回答課文中水汽、霧氣、霜花、霧凇自然現象的關系,可以給學生作個提示: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小水滴——漂浮。當這些核心詞語一出現,學生便立刻將“霧氣”理解清楚了: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漂浮在空中,便成了霧氣。教師接著便可以引導學生在寫作時怎樣有區別地運用這寫詞語。把閱讀學習和習作結合起來,學生就會有很大的收獲。
再如教學《哪吒鬧?!芬晃模處熆梢越翌}導入:“哪吒為什么鬧海?他怎么鬧的?鬧的結果怎樣?”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寫在課文里,有的學生在閱讀中就會生出疑問:“鬧”字是什么意思呢?教師再順勢將問題拋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許多學生紛紛翻開字典,都了解到“鬧”是騷擾的意思。接著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說:“從字典上我們知道鬧是騷擾的意思,大家聯系課文看看,課文中的鬧字是什么意思呢?”學生討論交流后就會說:“課文中的‘鬧應該是擾亂的意思。”緊接著,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跳出文本,體味斟字酌句的效果和妙趣,從而延伸到日常的習作:“一個‘鬧字的準確運用將哪吒無視‘規矩、不畏強權、勇于反抗壓迫的個性寫活了,今后同學們在習作的過程中,也要學會推敲、選擇,準確用詞,將事物寫生動,寫具體?!比绱?,在閱讀教學中長期堅持對習作的引導,學生的習作能力必將在細微扎實的訓練中不斷得到提升。
二、通過教師引導提高讀寫結合能力
學生的讀和寫都離不開老師的有效引導。例如在教學“寫一位身邊的小能人”前一周,教師以“采訪身邊的小能人”為話題,讓學生先定下自己要采訪的對象,然后多方搜集資料,從他周圍的親人、同事、同學、朋友等人那里,立體地了解別人對人物的評價,用鮮活的事例豐富對人物的認識。在孩子擁有了足夠的第一手資料之后,教師再向學生推薦可供學習的傳記報道文章,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寫作方法與技巧后執筆作文。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寫實用文章的能力,又讓學生通過作文學會溝通和交往,了解了人生和社會。
學生在習作中不能有效運用課文知識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為了更好地把閱讀和習作結合起來,可以通過改寫課文的形式去聯系寫作,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課文改寫成自己的習作。這種習作練習方式一方面可以有利于課文學習,學生在改寫前會反復地閱讀課文,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另一方面通過對課文的改寫又可以提高習作的水平。
小學生的習作指導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把語文的閱讀和習作結合起來,教會學生在閱讀中考慮寫作,在習作中學會運用學習過的語文知識。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