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全
摘 要:夸美紐斯說:“……假如沒有一個學生違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學習任何學科,我們就不會有發生厭惡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個人都會順著他的自然的傾向去發展。”他說的和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相符合。說明教師的教學要讓所有的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讓所有的學生得到很好的發展。本文通過不同教學策略研究,探討基于學生本位思想的教學實效性課題。
關鍵詞:語文教學 教學實效性 教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064-01
教學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教師通過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是注重傳授知識、交流情感、培養智慧與塑造個性的過程。教師要重視營造氛圍讓學生樂學,同時要認真思考如何讓孩子們在高興的同時正確掌握并會運用所學的語言。在這里,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具體談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 精心預設,提升課前準備工作的有效性
新課改以來,“無法預設的精彩”—— “課堂生成”被許多教師隨意抬高,使許多教師沒有進行課前的精心預設,卻將課堂教學效率寄希望于課堂上的隨意生成,從而使課堂上教學時間流失。對于一線的教師,課前精心地預設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1 重視程序預設
備課特別重視獨自鉆研、自主備課與合作研究、集體備課相結合。執教者得先研究教材、領悟和掌握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得思考到學生的學法。然后,帶著本人的思考,和同年段教研組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共享搜集的教學資料,制定教學的重、難點和訓練點,討論有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結合,可提升程序預設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2 重視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會被許多語文教師忽視。沒有學生高質量的課前預習,就沒有有效的課堂教學。在教學中,特別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一是提出一些問題,如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等,使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二是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可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三是引導學生懂得使用不同的方法,搜集和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運用能力。
2 重視構建,提升課堂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課前準備工作只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能構建樂學、會學的課堂才是關鍵所在。
2.1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語文課程包含著豐厚的人文內容,對老師的精神領域有著很大的影響,在課堂中學生時時受到情感熏陶,陶冶了情操,且進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有了特別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得創造吸引學生的動人情境和熱烈氛圍。
教學中,我經常開展一些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酸的和甜的》這篇課文時,我進行了分角色朗讀課文,先讓學生在小組里朗讀,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角色進行朗讀,讀后多次交換角色,讓每位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都了解課文內容,教師不必在課堂上進行詳細地分析課文內容了。學生通過獨自學習掌握了知識,在興趣中獲得了知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自主學習,交給學生主動參與權
主動參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能力,也是創新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愛因斯坦說過:“只有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么學校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可見,興趣很重要。學生擁有了興趣,就會使他們非常積極思索,積極研究。教學時應該好好利用這一有利因素,教師只需在學生不懂的地方引導他們,在學生有疑問時很好地點撥,使學生始終保持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索奧秘的愿望,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參與,使他們有好的思維情感,使他們想象更豐富,記憶更深刻。因此,學生的主體地位會非常明顯,他們成了學習的主人,在課堂的天地里享受著知識大餐,汲取各種營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做好筆記,教會學生掌握好方法
學生在課堂上不但要聽、看、想,還得會做筆記。做筆記的好處有:(1)上課萬一有內容沒聽到,但是做了筆記,可從筆記上了解。(2)在一些考試之前,有些東西會忘記,可使用筆記復習,而且多做筆記能加深印象,作業完成得快,使效果加倍。(3)做筆記能將重要的東西記下來,筆記寫在書上,一是方便,便于記、便于看、便于復習;二是快捷,因有原文,寫在旁邊即可;三是清晰,和原文對照一目了然。(4)筆記上的答案就是你的指導老師,它是喚醒你記憶的天使。做好筆記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我們平時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教的時候就是讓學生發揮學習能力的時候,學生如果能獨自學習,就說明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會學”,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3 進行反思,提升教學監控能力的有效性
所謂教學監控能力,就是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一些評價的能力。教學監控能力包括兩方面:既是課堂中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監控,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監控。對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方面的監控的一個突出方面就是評價。所說的評價既是一種全方位的評價,包含激勵和批評;也是一種對癥下藥的評價,不但評價的內容要有針對性,而且不能呆板、經常評價;同時必須是一種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評價,應該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好好讓評價起到作用。
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方面的監控,可以從教師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提出問題進行反思、重新建立教學預案等方面來監控,設立有用的教師反思機制,讓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情況展開評價,教師應該經常想一想,時常寫一寫,喜歡進行教學反思;同時,要對自己的教學預案進行準確地調整;另外要進行教學反思的探討,這樣教學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得到升華,從而有效地發揮教學反思的作用,使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
總之,在課堂中采用好的教學策略,既能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學質量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教書是一門藝術,育人是一項事業,教學策略的正確運用將為我們教書育人的航程揚起成功的風帆。
參考文獻
[1] 楊麗華.中學語文創新性課堂教學模式淺析[J].語文天地,2011(9):11-13.
[2] 周光道.返璞歸真,追求實效[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