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升 盧靜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生物的教學不再像以前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更注重學生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本文將結合目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培養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進行詳細的介紹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 知識遷移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77-01
知識遷移能力是指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也表明學生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差的學生往往不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面臨的新問題。因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像理科的生物,更要學會知識的遷移。但是,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促進了知識遷移能力在教學中的推廣。
1 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些教師只注重對課本知識的刻板教學,如:只注重對公式、定義等的教授,卻忽略了學習方法的教授,學生只是呆呆的聽,被動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大多都是簡單的點,而沒有將零碎的知識點進行聯系,因此,在遇到新的問題時,只有零碎的知識點,卻沒有系統的知識面;有些學生在學習生物時跟學習文科知識一樣死記硬背,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卻不會變通,只要題目變一下就不會做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幾種情況,一種是知識遷移能力較好的學生,往往遇到新的問題時能很好的聯系所學知識進行解答;另一種學生是感覺聽得很明白,但是遇到新的題目或題型時,便束手無策了。針對以上高中生物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專業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阻礙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要不斷的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強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以此來提高學生解決新問題的能力[1]。
2.1 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原有的被動式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感覺學習是件特別辛苦的事情,所以學生學習的熱情很低,所學的知識量少,更談不上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新的問題了。因此,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首先要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實驗積極的引入到教學中,通過有趣的試驗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2]。例如:在講脂肪、蛋白質和還原糖的鑒定時,很多同學可能會想到很多方法,包括實驗法,但是只有真正的讓學生動手做試驗,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不斷的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不斷的積累知識,為以后新問題的解決做好知識儲備。
2.2 樹立學生知識遷移的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說要舉一反三、要觸類旁通,這些都是教學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也要加強知識遷移的意識,不斷的將新舊知識進行結合,在遇到新的問題時要主動向所學知識點靠攏。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學生的思維定式已經形成,短時間內無法迅速的轉變。因此,教師也要不斷的加強對學生的鍛煉,教師在進行新知識的講解時要及時的與所學知識進行聯系,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口訣記憶的方式進行總結,例如:在對遺傳病呈顯性還是隱形的判定時,可以采用無(病)中生有(病)為隱性(遺傳病),有中(病)生無(病)是顯性(遺傳病)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知識的遷移能力。此外,還可以加強學生變式的訓練,在對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教師通過不斷的變換其中的條件,以此來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
2.3 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方式是對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和教學效果的一種評價方式。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能及時的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不能僅盯著學生學習成績,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不斷的引導,積極的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如:有些學生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但是學習過程中教師發現該學生學習時死記硬背,這時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既要看到學生努力的一面,也要看到學生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問題,評價時對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和肯定,并指明學生努力的方向。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及學習態度,積極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2.4 不斷的更新教學手段
原有的生物教學模式中,單純的依靠教師一個人講,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習非常枯燥、乏味,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念頭,更談不上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新的問題了。因此,生物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更新教學手段,將多媒體技術積極的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通過多媒體能將生物教學中很多抽象、難懂的概念或知識點通過相關視頻或圖片進行講解,能不斷發散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過程中,在對菌落、核衣殼、刺突、囊膜等微觀結構進行學習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對這些知識進行立體、全面的學習,不僅加深了學生的印象,還有利于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
3 結語
由于受學生主觀認知、學習興趣和教材編排及教學引導程度的不同,使得每個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量體裁衣,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通過不斷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知識遷移的意識,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等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生物教學水平。相信通過師生的一起努力,一定能保證知識遷移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辛榮獻.生物教學中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J].河池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3(11):13-15.
[2] 周燕.新課標下遷移教學法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教育學術), 2010,7(1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