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均林
【摘要】情感在現代數學教學活中已是十分重要的元素之一,沒有情感的數學課堂是很難取得成效的,而當前的農村中學很多數學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他們很少得到培訓提高,他們的教學經驗嚴重滯后于現代數學教學。當前的農村中學很多學生厭學,特別是不愿意學習數學。
【關鍵詞】情感;數學教學活動;農村中學
近年來,課改中的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思想已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悄然鋪開。而作為《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之一的情感目標卻在部分農村中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被忽視了。在當前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常常抱有各種不同的態度,會有各種不同的內心情感。如果老師對學生的這種情感視而不見,那這種數學教學將是只有軀殼,沒有血肉的課堂。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說的:“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下面是本人對于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情感進行的探討。
一、情感在部分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現狀
教師:雖然情感教育現在已經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并成為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之一,但是許多農村中學數學教師并沒有真正去體會其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長期以來,他們的數學教學都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注重知識的灌輸,教師一般只把傳授知識、解決疑難作為教學目標,往往忽視了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由于學生的積極情感得不到體驗,教師進行的數學教學活動效果一般都不太理想。
學生:現在很多農村中學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他們有一年,甚至幾年沒能和父母在一起,在學校他們是寄宿生,回家后他們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有的還借住在親戚家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的情感教育幾乎沒有,而很多農村中學的學生還不能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他們從頭到尾都在聽老師的講授,硬生生的課堂教學使得他們厭學,特別是討厭學習數學,他們不愿意做數學練習,在老師的灌輸中他們茫然而麻木的面對數學。
二、情感在中學數學教學的作用
1、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創設情境需要激發情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一般都要創設一定的情境,而老師創設的情境能否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需要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為喚醒學生情感,需要老師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讓學生用心去感知,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悟,這樣可以誘發學生情感、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此時教師在教學中創設的具體生動的情境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才會使學生心情愉悅,變厭學為樂學、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他們的探究學習、發現學習的能力就能不斷提高。
2、情感交流有助于培養師生間的和諧課堂氣氛。積極健康的情感,能夠有效地強化人的智力活動,使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清晰,想象力豐富活躍,記憶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潛能會得到高效發揮。反之,消極不健康的情感,則會使智力活動受到抑制,降低學習效果。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為此,教師要樹立師德形象,真正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人范”。而在學生中樹立師德形象,教師必須尊重、愛護、體貼學生,要能夠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為人正直、誠實守信用和一顆無私奉獻的精神。由于受到學生的尊敬、愛戴與欽佩,學生將確信老師傳授的知識和思想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他們會認真領會和運用;對于老師的其諄諄教導,學生的內心深處才會真正接受。這樣師生的感情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會場產生共鳴。此時,教師的贊揚會引起學生的內心愉快和深深的滿足。教師的忠告和批評會激起學生改正錯誤的決心和信心,使他們真正感覺到老師不是有意刁難,而是一種善意的批評和忠告。
3、情感有助于合作探究數學問題的成功。合作學習是學生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合作對學生而言,是心態的開放,是主體個性的體現,他們在合作探究中,與同伴共同努力,促進了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在這其中有效的情感合作,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樂學情感,對于調動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實踐證明:學生具有愛與人交往,好表現自己的情感,開展合作探究,為他們提供情感交流的環境,對于數學教學而言,這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絕佳途徑。
4、情感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行為。師生良好的情感交流能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行為。數學課堂中的情感交流能給予學生學習數學成功的體驗。當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時,就會產生積極情感,作出正確歸因,他們會感到興奮、自豪、和充滿信心。這些情緒反應將促使他們作出更大的努力,增強學習的動力。正是這種情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學生才會有持之以恒的學習勁頭,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和習慣。
三、當前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情感的運用
1、重視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渲染。在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更應重視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情境。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以極大的熱情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對回答正確的。要及時予以肯定.激發其上進心;對回答錯誤的,要以耐心、平和的態度糾正其錯誤,讓學生把自己懂得的觀點講出來.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充分說理、取長補短。同時,課堂上設疑要注意技巧、因人設疑。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樂趣,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認可,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2、調節課堂情感,提高教學效果。
①展示數學美。農村中學的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對于數學美的體驗幾乎是空白。數學是現實世界的刻畫,它是自然美的和諧統一。數學學科本身知識結構的內在美、數與形特征的結合美、數學思想方法獨特的邏輯美、教學中表現出數學語言符號及圖像信息簡潔形象的美、課堂教學中探索思路解題過程的美、點撥啟發思維藝術的美,這都給學生以美感。因此,教師要根據農村中學的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教學規律。精心提煉數學中蘊含的數學美,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數學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美妙世界,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其學習情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②鼓勵式評價學生。當前農村中學的學生大多數學基礎不太好,他們個性內向,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在農村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一般學生不愿主動參與探究和回答,因此教師在有學生回答問題后,應適時多給予鼓勵式評價。這樣能較好地調動學生探討問題和發言的積極性,學生討論問題時就會更加激烈。當基礎較差的學生回答問題出錯時,教師若對他的批評或否定,就會給他以沉重的打擊,同時也對后來發言的學生造成心理上的雎力。所以教師不能直接否定其答案,而應當用幽默的語言從側面進行點撥,這樣學生就會覺察到答案中的錯誤。如果此時教師緊接著表揚該學生的積極勇敢發言,其他同學的討論就會更加激烈,解法越來越多。可見,課常卜的夸獎式評價,會使學生對教師會產生親切感,師生感情融洽,課堂氣氛就會很愉快輕松,教學效果也會不錯。
總之,在當前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立足于現實,重視情感,自始至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與他們真心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平時要注意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學習,多參與研修和培訓,多掌握一些現代教育技術知識,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根據農村中學生心理和認識特征,以優良的情感去影響和感染他們,促使其自覺接受教育。遵循優良情感發展的一般規律,從數學的學科特點出發,巧妙利用好情感的獨特功能,使學生們在樂中求學、學中有樂,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這樣我們相信農村中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就能有效地提高,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