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高校國防教育已經開展了一定時間,但是依然有很多高校的學生存在著國防意識薄弱的現象,因此筆者針對于我國高校國防教育的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從而具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我國高校國防教育的發展對策。旨在為高校國防教育的發展提供豐富的理論經驗以及夯實的實踐基礎。
【關鍵詞】國防教育 高校教育 現狀分析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013-01
國防意識是我國每一個公民應該具有的維護國家的主權以及領土,抵御外界不良因素危害的一種意識。因此為了提高我國公民的國防意識,很多高校相繼開展了國防教育。所謂的國防教育具體的講就是涉及到國防領域的教育,主要是提高高校學生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意識,以及激發學生抵御外來威脅、侵略的意識,從而實現對于我國整個社會國民意識的提高。但是就我國高校實施國民教育以來,雖然從整體上來看高校學生的國防意識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的國防意識較為薄弱,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國防教育的現狀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本文主要對我國高校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從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高校國防教育的現狀
(一)思想認識未統一,組織機構設立與管理體制不完善。
由于我國高校實施國防教育的時間較短,因此很多教學工作者對國防教育中的思想認識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也就導致了所教授學生的思想認識的不統一。又因為思想認識的不明確與不統一使得高校國防教育的目標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其綜合教育功能一直無法發揮出作用。正是由于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對于國防教育的思想認識未統一,從而導致了組織機構設計與管理體制的不完善。這兩方面的不完善直接影響著我國高校國防教育的教學進度、教學目的以及教學效果。
(二)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教學手段單一。
通過調查結果顯示很多教授國防教育的教師本身并不是該專業的教師,而是由于學校開設的課程而臨時被指派過來的。因此也就導致了高校國防教育的教師隊伍整體的專業素質不高。由于教師沒有過硬的專業素質也就使得其課程設計存在著一定的弊病,其中之一就是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很多時候國防教育課程選用的是傳統的講授法,這種教學手段的運用會使得大量的學生處于被動聽講的狀態中,很難真正的參與到國防教育中來,也就不會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這對于我國高校學生國防意識提高具有一定的弊端。
二、高校國防教育應注重以下對策
(一)端正思想,提高認識。
為了提高我國高校的國防教育首先需要端正教師的思想,提高其對于國防教育的認識。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奮斗,這是我們的中心任務,要堅持以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借鑒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經驗,抓住機遇,在國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基礎上,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要加強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研究,把握趨勢,采取措施,積極應對,不斷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由此可見大力發展國防事業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面發展的前提,因此我國需要全面提高國民的國防意識。高校國防教育就是其中最為有成效的一種措施,因此我國高校國防教育的工作人員應認識到國防教育對于我國今后發展的重要性,而將自己的教學熱情運用在培養學生的嚴明的紀律、愛國熱忱、艱苦奮斗等精神與作風,從而為我國國防前線輸送大量的高素質軍事人才。
(二)完善教學機制,堅持按綱施教的制度。
為了有效的改變我國高校軍事教育較為匱乏的現象,教育部將國防課程教學要納入高校教學的管理機制中國,從而完善國防教育的教學機制。將國防教育列入到全校教學的計劃來可以實現按綱施教的教學制度,從而與其他傳統的教學課程一樣進行統一的排課以及統一的檢查評估。通過這一系列的改變可以有效的完善我國國防教育的教學機制,提高教師以及學生對于國防教育的重視程度,并規范現有的教學制度,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國防教研室通過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向廣大高校提出了高校國防教育的重點內容,即中國國防、世界軍事高技術、軍事思想、高技術戰爭。因此也就規定了高校國防教育的內容,避免了由于教師個人的因素導致其教授課程內容存在著問題。
(三)健全機構,優化隊伍。
正如上文所說,由于我國高校國防教育起步較晚,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高校國防教育教師的整體素質不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完善我國高校國防教育,需要健全機構,優化已有的教師隊伍,從而促使高校國防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其向著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前進。因此高校本身應該吸取其他高校的教學經驗完善健全自身機制,與此同時還應積極提高教師的自我總結能力,通過實踐的方式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完善、健全國防教育機制。針對于教師隊伍的素質優化,主要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定期舉辦教師培訓,幫助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豐富其教學手段。第二種方式就是任用賢才,積極吸取一些有國防教學經驗的教師,從而提高教師個體的教學素質,通過傳授、引導的方式提高整體教師的教學素質。
綜上所述,我國發展國防教育是我國發展國防事業的重要條件,是提高我國國民國防意識的必要方式,因此大部分高校開始致力于對于國防教育的實施中。但是由于我國國防教育較其他的傳統科目教學相比起步較晚,所以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對我國高校國防教育事業的現狀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從而根據我國國防教育思想認識不統一、組織機制不健全、教師素質不高以及教學手段單一等現狀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即端正思想,提高認識,完善教學機制,優化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曾三省.試論新時期高校國防教育的形勢及對策[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3).
[2]劉志信,孫良柱.軍事課教程[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2-8.
[3]張進喜.中外國防教育比較研究[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4]胡敬軍.加強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的國防教育[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04 (1).
作者簡介:
胡細根(1971年1月-),男,貴州省貴陽市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國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