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剛
摘 要 我們中國共產黨無論是政治路線,還是組織路線,關鍵都在于群眾路線。與此同時,群眾路線還是我們黨最重要的領導方式與工作方法。中國共產黨高校委員會在其日常相關工作之中同樣要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只有這樣才可以將高校師生的創造性、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促進高校黨的事業健康、有序、快速地發展。本文就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相關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 高校 群眾路線 黨建工作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Adhere to the Party's Mass Line and Promote College Party Building
SHI Zhiga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0)
Abstract Our political line or organizational lin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key is that the mass line. At the same time, the mass li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our party's leadership and working methods.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unswervingly follow the same university in their daily work-related among the mass line, the only way to be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creativity, initiative, enthusiasm and fully mobilize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college party, orderly,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adhere to the Party's mass line, to promote Party building in universities, made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issues.
Key words college; mass line; party building work
1 群眾路線在高校的具體體現
在馬克思相關理論之中明確指出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是人民群眾,他們才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在高校這個特殊領域之中,人民群眾由學生、教職員工、社會群體三大構成部分共同組成。
1.1 高校人民群眾的主體就是廣大學生群體
在高校,黨發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為廣大學生群體服務,也就是讓中國共產黨高校委員會與黨員隊伍代表最廣大學生群體的根本利益。高校怎樣將為人民群眾服務落實到位,創建讓社會大眾滿意的高等教育?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民大眾的子女。人民群眾將其子女送進高等學府中深造,其子女能不能順利進入高校學習?送入高校學習需要花費多大投資?其子女進入高校之后又將接受怎樣的教育與管理?他們成長是否順利?學習生活方面適應情況是否良好?能不能提高其知識水平與綜合素質?畢業之后就業情況如何等等,而人民群眾以上種種看法又是通過其子女具體表現出來的,因此要想辦人民群眾滿意的大學,首先就應當讓廣大學生群體滿意。
1.2 高校人民群眾的重要構成部分就是廣大教職員工
當前我們國家社會經濟的持續飛速進步,有效推動了高校的發展,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高校怎樣有效提高自身內涵、提升教育水平、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這不但是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頭等大事,同時也是高校自身亟需處理好的關鍵難題。特別是怎樣處理學校、學生、教職工、人民群眾等多方面的利益關系,解決各類矛盾,這就是高校管理層面的工作人員面臨的新挑戰。所以只有做好群眾的教育、宣傳等工作,相信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團結所有高校教職員工這一股大眾的力量,才可以服務好社會,為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1.3 高校人民群眾的有機構成部分就是廣大社會群眾
現今,高校不但需要將自身教育教學、培養高素質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而且還需要將自身促進科學發展、服務社會的意義也有效表現出來,給予國家社會建設更多的科技保障與智力支持。首先,中國共產黨要創設學習型社會,建立學習型政黨,那么高校就應當為全國有需要高校這個學習圣殿的人民大眾服務;其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要想被社會這個大的就業市場接受,我們就必須走入社會,融入群眾,了解群眾,深入基層,詳實掌握就業單位對畢業大學生的期望與具體需求,只有這樣,才可以建設出讓社會大眾滿意的高等學府。
2 新形勢下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高校所有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都應當落實在為更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
2.1.1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辦學理念
現今社會競爭主要集中于智力與思維方面的競爭,而可以承擔起此項大任與促進社會發展的新星就是當今廣大高校學生。所以,各個具有強烈責任心的社會人,都需要承擔起為這部分群體更好發展提供一切有利條件。而對于高校來說,堅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辦學理念就是落實走群眾路線的最佳體現。中國共產黨高校委員會要對學生心中所想、所感都了解清楚,切實處理好各類學生難題,為學生做實事,按照本校實際情況與就業市場的需求,加大學生就業培訓等方面建設的投入,有效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做好心理咨詢與教育方面的工作,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新形勢;積極組織學生有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唯有如此,才能達到為廣大人民大眾服務的辦學目的,創建具有我們國家特色的高校。
2.1.2 貫徹“一切為了教職工,一切依靠教職工”的管理理念
在現今高校中開展教職員工思想政治方面相關工作,更需要從高校教職員工民生情況出發,解決好他們生活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讓廣大教職員工獲得真切的物質利益。反過來,沒有處理好教職員工生活教學中的各類問題,單單跟他們講發揮自己的光與熱的話,要想提高政治思想工作的成效是很難辦到的,也無法將教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與教學教育熱情充分調動起來。教職員工的利益無小事,要充分考慮教職員工的需要、及時解決他們的訴求問題,切實為教職員工辦實事、謀利益。
2.1.3 切實堅持“服務社會為先,服務經濟與企業為先”的辦學服務理念
服務社會是當前絕大部分高校的辦學目標所在,在高校中堅持走群眾路線,不單單要做好教學管理方面的工作,而且還需要做好社會經濟、企業單位的服務工作。要竭盡所能,將自身科研優勢、智力資源都充分發揮出來,結合地方經濟的實際情況,拓寬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策略渠道。
2.2 貫徹“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將人民群眾與中國共產黨緊緊聯系在一起
(1)堅持“從群眾中來”,也就是聯系實際,深入人民大眾教育、學習、生活的第一線,將調查研究工作做到位,結合掌握的一手資料與人民群眾意見,披沙揀金,將工作決策制定出來。第一,依靠教職員工所提供的各類相關信息;第二,聆聽廣大學生的具體意見;第三,加強學校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依靠社會、服務社會。(2)堅持“到群眾中去”,也就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于實踐,將高校各項工作決策與所擬定的各個相關政策都放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及時進行修改與糾正,正確的要扎實堅持下去。高校領導層面要了解民情,深入人民群眾,掌握好人民群眾的思想動向,這樣工作可以更貼近群眾,更具有針對性,提高工作的質量與效果。
2.3 將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首先,要充分重視宣傳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的工作。高校需要明白群眾路線宣傳教育工作的緊迫性與重要性,將此項工作定為高校師生員工政治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其次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基層民主工作,創建校務公開體制。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限強大的,要架設完善的高校民主管理機制,將人民群眾的智慧與力量充分發揮出來,確保各項決策的民主性與科學性。同時大力推行校外公開體制,勇于接受各方人民群眾的監督。再次,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群眾,利用多樣化的策略,做好群眾工作。例如創建某些特色宣傳的教育基地,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組織開展主題鮮明的宣傳教育,用延安精神、長征精神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通過廣泛宣傳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等等。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所有管理教學工作都應當堅持群眾路線,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創新工作方式,認真仔細做好群眾工作,提升工作的實效性與針對性,不斷開創高校黨建工作的新局面,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水平.人民網,2011.1.
[2] 黃璋.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民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