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軍
摘 要:采用興趣教學的方法能夠促進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可以通過時事導入、重視學生感受、理論聯(lián)系實際、巧妙設疑和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五個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效率的提高,為學生成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成才;初中;思想品德;興趣教學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fā)展,我國的教育水平也獲得了迅速的提升。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興趣教學的方法,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效果,能夠促進其人格的形成,為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
一、時事導入
時事新聞和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學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的許多知識點都是以時事新聞為素材進行研究的。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過程中,將近期現(xiàn)實生活中所發(fā)生的時事新聞引入其中,拉近課堂教學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例如,在對我國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的時候,單純地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極易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從而影響其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而當教師將近段時間所發(fā)生的時事引入課堂教學與相關的理論知識相結合進行講解的時候,既能夠在此過程中完成相關知識點的講解,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成興趣教學的目的。
二、重視感受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自主意識和參與意識都比較強,有濃厚的表現(xiàn)欲望,迫切地想要獲得同學、教師的肯定以及家長的表揚。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之間的關系,注重學生的感受,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完全是教師唱獨角戲,采取滿堂灌的方式進行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完全是被動的接受者,沒有自主發(fā)揮的空間。這樣的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不能滿足其內心的需要,漸漸地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因此,要對其進行改革,在教師主導的基礎之上,對學生的感受給予足夠的重視,創(chuàng)造條件使其成為學習的主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力爭每一堂課都要拿出時間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針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特點,將每一堂課開始的五分鐘時間交由學生支配,可以讓學生對所搜集的時事新聞或者社會熱點問題的素材進行講解,或者組織學生利用這五分鐘的時間進行時事新聞或者社會熱點問題的演講,每天由學生和教師共同為演講者打分,待全班同學演講完畢之后再統(tǒng)一進行排名,對于排名靠前的或者有明顯進步的學生給予獎勵。
三、聯(lián)系實際
思想品德教學的生命力集中體現(xiàn)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進行興趣教學離不開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貫徹與落實。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意識,增強理論知識的實踐性與應用性,使學生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學以致用服務于生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一定的原則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興趣小組,組織學生通過《半月談》《中學生時事政治報》等期刊或雜志了解時事新聞以及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內容展開討論,對其背景進行分析,或者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時事新聞競賽等。在活動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社會小調查也是進行興趣教學的一個有效方式。例如,在講解我國的人口特點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對自己父母、祖父母所處的不同時代的人口特點進行調查了解,并自行總結,在課堂上進行溝通與交流,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統(tǒng)一的調查結果。通過讓學生親身調查、自行進行總結以及參與課堂交流的一系列活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其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而且在整個的調查過程中,能夠拓展學生對單個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四、巧妙設疑
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為學生設置問題,促使其進行思考,最后再為其答疑解惑,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主動進行思考。正如南宋著名教育學家朱熹曾經說過的那樣“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巧妙的設置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不僅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興趣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啟發(fā)式教學的核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進而促使其主動進行學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聯(lián)系實際,結合當?shù)氐娘L土人情以及學生的身心特點,巧妙的設置問題,使其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既是設問又是引導,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其正確的思維習慣,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其主動學習的能力。同時,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師生間的討論,形成雙向的智慧交流,師生雙方互相補充,共同進步,從而形成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huán)。
五、新型關系
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學生對教師充滿期望、滿懷信任,那么,學生對于該教師的教學就十分信服,自然能夠充滿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平時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尤其是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還能夠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其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用興趣教學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其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運用時事導入、重視學生感受、理論聯(lián)系實際、巧妙設疑和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五個方面激發(fā)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德育水平,為其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余舒靜.以興趣為先導,例談初中思想品德興趣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2(96).
[2]馬富燕.新時期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方法之我見[J].神州,2013(6).
(江蘇省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