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媛
摘 要:從常見的對話形式及其弊端入手,指出現在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偽生生對話”的現象及其原因,明確了需要“讓一步”“停一步”“早一步”,以促進真正的“生生對話”的順利開展,改善物理課堂的生態環境。
關鍵詞:物理教學;課堂改革;對話形式;生生對話
教學活動是一種雙邊甚至多邊活動,不可能只是某一方的獨白。在物理教學中,教學活動主要是教師、學生、教材、編者等之間的對話。所謂對話,就是彼此之間合作、交流而促進知識吸收的一個過程。在各個對話的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生,因為所有的教學活動歸根結底都要圍繞著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所以,圍繞學生的對話是教學活動中最值得重視的教學方式,能促進學生成才。
一、教學活動中最常見的對話形式
現在的教學活動中,開展的對話形式中有學生的參與,但是卻沒有真正以學生為中心,沒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就不能真正提高課堂的實效。現行教學活動中最常用的對話形式主要有兩種:
(1)師生對話。這種對話形式是課堂教學最主要的形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著課堂,制訂課堂的規則,評判著學生的活動,決定著問題的結果……這種形式的對話,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機械地回答,僵硬地附和,主動性、能動性無從談起,其實就是一種虛假對話。
(2)生本對話。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這種對話形式也是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一種常見形式。新課標要求學生能夠多角度的理解文本,甚至可以質疑文本,對文本作出自己獨特的評價,但現實情況是由于受到舊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出真正屬于自己的聲音,教師也不愿意給學生發出自己聲音的機會,所以使所謂的生本對話就變成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順從和接受。
二、教學活動中的“偽生生對話”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育主管部門采用了各種手段引導促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的確有了一定的變化,但因為教師不能夠深入理解新課標的精髓,或者不愿意改變多年來已經習慣的教學方式,或者對新課改的精神持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課堂上出現了應付課改的現象,只注重形式的相似,但是實質上還是教師主導課堂,也就是筆者所謂的“偽生生對話”。
之所以給一些物理課堂中生生對話定性為“偽生生對話”,因為真正的生生對話強調學生是真正的課堂的主人,學生可以多角度地參與課堂,形成小組合作,互相討論、講解、質疑,暢所欲言,教師少插嘴甚至不插嘴,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盡量“不幫忙”,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合作對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偽生生對話”還是教師提出問題,主導課堂,放又不敢全放,只引導學生往自己已經設計好的教學步驟、標準答案上邁進,看似課堂上熱熱鬧鬧,其實最終話語權還是要回歸教師。這種“偽生生對話”式的教學上幾節課學生還覺得新鮮,但如果上一個月、一學期的話,學生就會默不作聲了,因為他們不能享受到合作對話探索真知的喜悅,還只是在圍繞著教師的標準答案繞圈子。
三、物理教學需要真正的“生生對話”
真正的“生生對話”,是符合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的。“生生對話”賦予了學生在課堂上很大的話語權,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平等的,沒有隔閡、拘束之感,他們可以深刻感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
(1)教師“讓一步”,給學生一點對話的空間。無論新課標的理念有多么先進,無論教育主管部門如何強力推行,最后把這種理念和教學方式落到實處的還得靠一線的教師。所以,教師的教學理念的改變是實現課堂改革的重點。實現真正的“生生對話”是落實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理念的關鍵環節,物理教師在課堂應學會“讓一步”,不要總是沖鋒在教學環節的最前面,要學會給學生留一些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知識積累去獨立解決問題。比如學習“浮力”一節的時候,教師“讓一步”,學生就從生活中的很多例子來證明了浮力現象,甚至有的喜歡軍事的學生運用潛水艇的上浮和下潛原理找出了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這樣地得來的知識會讓學生難以忘記,而且學生在課堂上也體會到了獲取知識的快樂,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枯燥與乏味。
(2)教師“停一步”,提高生生對話的質量。很多教師自從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感覺自己在課堂上無所適從了,好像自己只是一位紀律的維持者了。在上課的時候,面對學生的分組討論,有的教師在前面呆立不動,有的教師則正好相反,在小組間來回穿梭不停。教師在學生展開“生生對話”之前,應該對于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以及重難點知識了然于胸,能夠高屋建瓴。“生生對話”不需要教師過多干預,但也絕對不是教師無所作為。教師最恰當的處理方式是既不能呆立不動,也不能來回盲目穿梭,而是要深入小組“停一步”,仔細傾聽學生的對話,發現學生對話中的偏頗。如在“慣性”一節,筆者發現學生的討論局限在生活中哪些現象是慣性以及決定慣性大小的因素,就適時引導學生思考慣性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以提高學生對話的質量,把物理問題引向深入。
(3)教師“早一步”,創造多形式的對話途徑。教師要想讓生生對話具有多層次、多方式的特點,不但需要“讓一步”和“停一步”,還要有“早一步”的意識。教師對于教材的處理不能只拘泥于一種教學方式,要能夠活用教材,用好教材。“早一步”是指教師要能夠在備課之初,就能夠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更為靈活的生生對話形式。物理課程的內容雖然概念和定理具有抽象性的特點,但是物理教材編排卻具有生活化的傾向。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于物理具體實際運用的興趣,采用“生活物理情境模擬劇”“生活中物理小實驗”等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對話,發揮集體的智慧,闡釋物理現象,也可以利用學生的好辯性格開展“物理辯論賽”,但是不論何種形式,教師首先要明確目標,合理分工,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教師“早一步”,教學的方式就可以多一些,學生的對話就在不知不覺中順利實現了。
蕭伯納說過:“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生生對話”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順應新的教學觀的理念,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尊重,它必將改善物理課堂教學的生態環境,點燃學生沉睡已久的探尋知識真諦的熱情,促進學生成才。
(江蘇省常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