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佩仁
【摘要】語文閱讀一直都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它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的輸入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尤為重要,有效的閱讀可以促進學生獲取大量的語文知識,幫助學生擴大語文知識面,增加學生的知識含量,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掌握閱讀教學的技巧,讓學生能夠把握問題的實質,快速提高閱讀能力,掌握語文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知識面 中心思想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080-02
通過閱讀語文文章,學生會字到很多的語文知識,在無形中就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見多識廣。通過學生的閱讀,學生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語文知識,結合相應的語境,記住一些詞語和成語的常用法,讓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可以更加靈活和連貫地運用語言,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的信心大增。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下面談一下本人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精讀要精。夯實學生基礎
精讀主要是針對語文閱讀課文而言的。學生們現在所閱讀的課文都是精挑細選的,學生需要對這些課文做到精讀,也就是說學生需要通過認真閱讀,了解其中的字、詞、成語、句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這些都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基礎知識,學生一定要做好夯實基礎,這是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一個重要保障。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字詞的時候,學生應通過查字典、請教同學或老師解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疑惑,以使學生能夠做到學過就學會的程度。例如在學習《詹天佑》的時候,教師在讓學生閱讀前就要讓學生明確文章中需要掌握的11個生字,同時要求學生能讀寫“杰出、修筑、設計、施工”等詞語。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認真感悟描寫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當學生讀后,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分析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精讀就需要學生掌握文章的每一個細節、細致入微。
二、泛讀要廣。開闊學生視野
小學生處于知識積累的最初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多方面的書籍,以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對于知識的求知欲。學生閱讀的范圍可以是很廣泛的,只要是學生喜歡或者是感興趣的,學生都可以拿出來進行閱讀,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可以做到見多識廣。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給學生提供一些閱讀參考書目,讓學生去進行自主探究和閱讀。例如在學習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時候,教師可以進一步展開,讓學生了解更多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給學生介紹一下他的小說集《吶喊》、《彷徨》、《阿Q正傳》,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等等作品,讓學生去進行閱讀。學生通過廣泛地閱讀自然會知識豐富,開闊視野:而且通過學生的閱讀還會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產生閱讀自信心和成就感。平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多看一些課外書,《讀者》《意林》《瘋狂閱讀》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略讀要快。掌握文章大意
在語文考試中,由于時間的有限,學生不可能把每一句話都認認真真地讀出來,進行仔細思考,所以,教師要鍛煉學生的略讀能力。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簡單瀏覽就可以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教師在平時的練習中要讓學生有時間觀念,不能養成拖拖拉拉的習慣,這樣會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讓學生的閱讀做到快而準。通過學生的略讀,學生應該做到掌握文章的基本大意和主要故事情節。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的時候,為了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首先進行一個略讀,讓學生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就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通過學生的閱讀,學生能夠感受到榕樹的美麗,體會到群鳥紛飛的熱鬧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就可以了。這樣學生就完成了略讀目標。
四、查讀要準。找到關鍵語句
查讀顧名思義也就是需要學生根據一定的問題,去進行對于問題的針對性閱讀。在學生的大腦中應該有明確的一個閱讀方向,學生根據自己的方向,到文章中去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要點。面對具體的問題,學生只需對特定的文章語句進行仔細閱讀就可以了。學生通過幾年對于閱讀的學習和練習,在進行查讀的時候,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查讀準確,理解深刻,直中要害。例如在學習《難忘的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問題:這位臺灣教師寫的是一句什么話呢?學生通過迅速查讀,會異口同聲地說:“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還有哪些句子能夠表達出師生對祖國無比的熱愛呢?通過學生的思考和認真查讀,學生會說出:“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等句子。只有當學生對文章主旨把握準確了之后,學生才可以做到查讀又快、有準。
五、范讀要對。校準字詞讀音
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到了高年級了教師的范讀就沒有必要了,其實,學生的閱讀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的,學生對于一些,字詞的把握和理解并不是很深刻到位,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通過教師的范讀,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文章字詞的讀音,還可以進一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和含義。教師有感情的范讀,可以幫助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體會到文章的真摯情感。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的時候,學生們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是具體的美學生并不是很清楚。教師可以有感情地進行課文的范讀,讓學生準確把握字詞的讀音,同時注意到教師“啊”的音變,以及怎樣才能夠讀好比喻句及排比句。當教師融入了自己的感情進行范讀后,會讓學生了解桂林美麗的山水,同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師的范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教師要通過不同的閱讀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把握和理解,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語文常識和知識,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語文成績的上升。
參考文獻:
[1]李慶國.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J].鷺江職業大學學報2010.(9).
[2]喬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