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林
【摘要】多種類型的應用題是小學高年級的主要學習內容,在高效課堂成為數學教學方式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利用高效課堂的載體來完成應用題教學,成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面對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高效課堂 小學高年級 數學 應用題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27-01
小學數學在高年級階段偏重于應用性知識講解和練習,多種類型的應用題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學習內容。在高效課堂成為數學教學方式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利用高效課堂的載體來完成應用題教學,成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面對的重要問題。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現狀
小學高年級數學一直將應用題教學放在首位,也是課堂內容的主導。由于這一部分知識的思維能力要求提高,部分學生學習效率不夠理想,對知識的掌握和鞏固效果也有所降低。從總體上看,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現狀并不樂觀。
1.知識難度增加,部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思維能力滯后。
高年級數學的知識難度比中低年級有所增加,體現在應用題上,就是數據關系復雜化、題目理解難度提高,對于理解能力初步完善的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一部分基礎扎實的學生會比較容易跟上,但是一部分接受新知識速度較慢的學生則不能夠在正常的教學進度內完成知識學習,尤其是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系統,條理性也不夠強,對這一部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不利。
2.訓練強度增加,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降低。
應用題解題能力的提高和大量訓練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師大幅度提高了相應的練習量。大量的練習對于提高成績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高效課堂的實施中,從課堂組織形式的角度來看,是不利于合作學習的。訓練必然要自主完成,雖然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可以進行合作學習,不過從合作學習的效果來看。對后進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知識點的理解作用并不是很明顯,合作學習的效率降低明顯。
3.教師點撥由簡趨繁,應用題解題技巧的傳授和掌握不足。
應用題的設計思路相對比較復雜,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就勢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在解題點撥過程中,也會占用較長的時間。相對復雜的講解打斷了學生的合作探究、展示及點評的連貫性,干擾了高效課堂的高效性。另一方面,應用題的講解除了授人以魚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漁,即要教會學生掌握解題技巧,教師在大量訓練和復雜點撥的過程中,由于時間、思維等方面的限制,在方法指導上做的并不夠到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點撥的難度。這種惡性循環如此往復,造成了應用題教學的效率不高、課堂組織方式單一。
4.高效課堂模式僵化,教師對應用題教學的內容預設不夠靈活。
高效課堂對課堂組織形式有一定的程式,教師在組織課堂時為了完成既定的幾個環節,對應用題內容的設計不能完全以解決問題為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應用題教學的靈活性。從實踐中可以發現,應用題教學既要注重講解方法,也要注重解題方法的多樣性,尤其是高效課堂為應用題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要充分利用這種靈活多樣的方式來完成教學。
5.應用題訓練量加大,展示和點評環節被壓縮,高效課堂效果下降。
展示和評價是高效課堂之所以高效的兩個重要秘訣,應用題教學同樣如此。在應用題訓練量加大的情況下,有限的課堂時間留給展示和點評的時間相對減少,一方面這會影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不能做出準確判斷,另一方面教師對課堂的引導和把握程度減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沒有有效的衡量。這兩個方面綜合起來,就會影響高效課堂中應用題教學的效果。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對策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和誤區。只有采用正確的策略,有針對性的采用科學的方法,才能讓應用題教學高效而且有效。
1.數學教師鉆研教材,采用多種方式完成應用題教學。
高年級數學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在課堂內容的預設、課堂環節的設計、課堂難度的把握等方面都要有充分的準備,在此基礎上,教師掌握多種應用題解題方法,依托高效課堂的探究合作學習,讓學生充分思考,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完成知識的理解和解題方法的掌握。教師在點撥過程中靈活多樣的運用各種方式,達到應用題教學的高效目標。
2.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升應用題解題思維能力。
一切事物的轉變都是以內因為主導的,學習同樣如此。教師要創設課堂情境,營造思考和探究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興趣和動力,讓學生充分展開思考、積極的探索知識和解題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3.合理設計應用題訓練難度,讓高效課堂充分發揮其效用。
應用題的訓練是掌握解題技巧、突破知識點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根據知識點的難度來預設訓練難度,選擇切合知識點、注重基礎能力提升、思維含量較高的題來進行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在高效課堂背景下,教師還要充分利用探究合作過程來達成學習目標,即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會思考、掌握方法,讓高效課堂真正的高效起來。
4.科學掌控應用題訓練強度。讓課堂充滿思維含量。
正所謂物極必反,應用題教學并不是訓練越多越好。教師選取的適當難度的訓練題有時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增加訓練。優秀生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增加題量,中等生鼓勵他們提高解讀速度,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增加題量,后進生則幫助他們完成既定的訓練任務即可。針對每個階層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訓練強度,提高課堂思維含量,讓學生掌握基礎數學能力。
5.提高課后作業的布置技巧,讓課后作業成為鞏固應用題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課后作業對鞏固課堂內容十分有用,教師要針對課堂內容來設計課后作業,將知識理解、技巧形成、能力提升有機結合起來,摒棄大量練習、僵化背誦概念等作業,讓學生在課后作業中提升思維能力、掌握解題技巧。當然,合理的分層作業布置也是十分必要的,這對各個階層學生的能力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總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要充分研究高效課堂的課型,結合應用題的教學內容來有機組織課堂,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孫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
[2]王慧琴.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
[3]劉友紅.淺議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05:64-65.
[4]陳敬順,董祥芳.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法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3:68.
[5]顏建富.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分析的研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學優秀論文集[C].2005:12.
[6]李小娟.小學數學分數應用題解題障礙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