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堂



【摘要】目前信息技術課堂普遍存到的問題是,對學生以信息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等為表現形式的信息素養的培養割裂開來,使信息技術課成為了知識、工具的簡單機械學習。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的熱情僅限于上網、玩游戲、娛樂,課堂參與度和有效性普遍不高。要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性,必須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創設學生喜歡的主題活動,在完成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體驗、運用、創新信息技術,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學生需求 主題活動 信息技術課堂 參與度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34-02
“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會走向自我教育”。而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所擔負的教育使命就是,引領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學會學習,發現自我,成就自我。在信息社會,我們每天都在進行信息活動。通過信息技術課堂,給學生提供和創造信息技術實踐活動的機會和平臺,體現信息技術作為一個工具學科的價值,引領學生在親歷信息技術為學習和生活服務的主題活動的過程中,體驗、發現、創造,為學生成為未來信息文化的創造者奠定基礎。
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創設學生喜歡的主題活動,在完成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體驗、運用、創新信息技術,既在實踐探究的歷練中實現了自我成長,又在團隊協作攻關的過程發現了自我價值,深入認識了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在主題活動中,團隊的合作,學生自我認同感和成就感的不斷強化,使信息技術課堂的參與度大大提高,實現了全員全程參與,課堂的目標達成度和有效性顯著提高。通過對高二年級和高一年級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實踐探究,創設主題活動的教學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問卷反饋,學生很喜歡現在的課堂,因為現在的課堂是他們自己的課堂,他們是活動的主體。學生的信息技術課堂的期待不再局限于網絡里的游戲或娛樂新聞,而是更關心他們的項目進展和下一步的活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