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程
【摘要】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不僅是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的要求,對于企業生產經營的規范合理也具有關鍵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進而針對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提高內控有效性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企業 內部控制 有效性
引言
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在提高企業信息質量、降低企業經營財務風險以及規范企業管理流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當前一些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上,薄弱環節較多,內部控制監管不力,造成了內部控制體系的約束能力降低,沒有實現內部控制管理的應有效果。當前,強化企業管理,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主要著力點。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部門應該系統的深入分析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制約影響因素,并將提高有效性作為目標,不斷地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
一、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影響因素
內部控制有效性就是指內部控制在企業內部實施的實際效果,主要是對內部控制管理在完成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優化企業管理體系以及推進企業戰略發展規劃上所發揮作用的評估,重點反映企業內部控制對于企業經營管理所產生的影響。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控制環境主要是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與實施的各種內部因素,影響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內部控制環境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的管理組織結構、經營風格、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員工的認識與職業素質等幾方面內容,內部控制環境是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開展的基礎。
(二)風險的識別評估
現代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基本上都是基于風險為導向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目的也是借助于規范的管理流程、嚴格的權限審核以及信息的追蹤分析,來降低企業經營活動的風險。所以對于風險的評估分析能力以及風險的應對控制效果是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關鍵影響因素。
(三)控制管理活動的實施
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活動能否按照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設計程序以及制度要求來執行,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內部控制體系中的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業務的授權審批以及經濟業務真實性確定等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實,直接關系到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整體有效性。
(四)信息質量與溝通渠道
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是企業內部以及外部市場上的信息,因此信息的質量與溝通渠道對于內部控制政策的制定實施有著直接的關聯,對于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也非常重要。信息是否能夠及時、準確、全面的進行匯總分析,能否第一時間進行分析并進行決策、執行與反饋,都是內部控制管理活動的關鍵。
(五)內部監督的力度
內部監督管理是對企業內部控制質量進行評價與調整的重要內容,有效發揮作用的內部監督體系是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過全面開展內部控制監督管理,可以對企業內部控制流程是否合理進行分析,同時也能夠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改善執行效果,進而推進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
二、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策略
(一)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
內部控制環境對于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最為重要,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應當將改善內部控制主體環境作為關鍵內容。首先,企業應該對自身的治理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除了進一步的完善治理結構,保障權利、行政以及監督機制作用的發揮之外,還應當將企業的整體治理模式進行扁平化、網絡化的改造。其次,企業管理部門應該將內部控制管理延伸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實現整體經營管理流程的規范有序。第三,應當注重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實施柔性化的企業管理,把影響管理規章制度與柔性文化相結合,不斷地提高企業凝聚力,確保內部控制體系的順利執行。
(二)不斷完善企業風險控制管理機制的建設
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必須將風險評估工作為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點,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管理體系,建立涵蓋風險控制目標制定、風險管控事項識別、風險發生紀律分析、風險反映以及風險控制管理在內的完善的風險管理流程。通過健全的風險管理流程,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項風險,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的穩定。
(三)強化內部控制活動關鍵點的控制
對于內部控制活動的管理,在設計階段,應該按照內部控制活動目標,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職務分離、授權審批、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全面預算管理、運營分析控制以及績效考核管理等制度。在內部控制活動的實施過程中關鍵是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同時對于內部的各項非常規性、非系統性的經濟業務事項單獨制定管理措施,尤其是針對風險預警機制以及突發事件,進而保障企業經營活動的正常。
(四)以信息作為內部控制管理的重點
對于信息的管理,應該結合企業內部的信息管理系統,建立相應的數據信息平臺,提高信息的及時性、全面性與共享性。重點是建立全面的信息收集、傳遞、分析、應用以及反饋體系,通過確保企業內部以及內部與外部之間信息溝通的及時準確,確保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順利實施。在關鍵的控制上,應該以信息質量管理作為前提,保證企業能夠及時、準確、全面的獲取與內控相關的可靠信息,同時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制度,為信息的上下傳遞反饋暢通渠道。
(五)及時自評,強化內部控制審計監督
為了準確的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應該定期的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分析,通過評估分析,明確內部控制的實際效果,找出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的阻力,進而對內部控制管理體系進行調整。同時,應該將內部審計作為監督的手段,重點對虛假的會計信息問題進行治理,通過內部審計及時的發現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財務會計方面的問題,逐步的強化內部控制的規范約束能力。
三、結語
內部控制體系是否健全、有效,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部門應該高度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綜合分析影響制約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問題,進而通過完善制度體系建設、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強化風險評估以及加大審計管理等措施,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規范合理。
參考文獻
[1]張穎,鄭洪濤.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審計研究,2010,(1):75-81.
[2]張先治,戴文濤.公司治理水平對內部控制影響程度的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0,(7):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