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俐
摘 要 當今己是信息時代,以信息化為標志的新科技革命浪潮迅猛發展。高校信息化攜帶信息時代先進科技的優勢,在促進高校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學管理、教學手段和教育方法等發生根本變革的同時,有力地促進了高等教育的發展。而本文將就現階段國內高校教學管理中對應信息技術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 高校教學 管理模式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人類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信息時代,以網絡通訊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許多領域引發了各種深層的變革,加速了人類邁向信息社會的步伐。同時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競爭力、現代化程度、綜合國力和經濟成長能力的重要標志。社會發展對信息化的需求也日趨強烈,世界各國對信息化的發展已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作為教育信息化的前沿陣地,高等教育信息化進程對高等學校的教學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
1現階段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改革中所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革命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它也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種種益處,但不可否認地它也會帶來一些難以根除的負效應。既不能指望信息化能夠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也不能把信息化視為洪水猛獸。我們還應該深入思考諸如技術對教學管理的深層次影響以及教育對技術的反作用等問題。
(1)教學管理交流質量的下降
在高度信息化、自動化的信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依賴關系被人對信息技術的依賴關系所取代,開放的教學管理參與者(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學生)之間的交往變成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交往,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大為減少,這會導致教學管理人際關系疏遠,導致各交流主體之間心理隔閡,導致彼此產生不信任、不理解或不合,最終導致教學管理交流質量的下降。教學管理交流質量的下降使教學管理工作處在一個不和諧的運行環境中,必然會影響到它的工作效率或質量。
(2)教學管理信息缺乏實證性
現代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信息量非常巨大,也很容易獲取,使得很多人不再熱衷去實際調查。比如在制定教育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時,一些管理人員直接從網上下載其它辦學機構的規章制度,省略了實際調查環節。但是信息技術給予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只提供我們有關何時、何地、何事的硬性信息,卻無法代替我們去思考,只能告訴我們結果,無法帶給我們對過程的思索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3)教學管理信息安全與保密問題
教學管理信息包括教師信息、學生信息、課程信息、學籍信息、教材信息、教研信息、教學場地信息等。信賴于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因為具有開放性、交互性、管理事項的復雜性,加上信息與教學管理系統本身所固有的弱點和脆弱性,使得其信息在存儲、傳遞過程中很容易被取出、復制、截收,從而造成信息泄漏,產生保密隱患。訪問時雖然設置、根據一定的權限,但有一些機密的信息還是會被某些不法分子(如網絡黑客)竊取或篡改,造成信息失信。
2構建教學管理信息化新模式
首先,應當基于教學管理信息化對教學管理提出的創新要求,面對信息時代的挑戰,以先進科學、系統全面的教學管理新理念為先導,注重管理創新、改革和完善常規教學管理、營造信息化管理環境、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是搞好教學管理信息化的有效舉措。它既是對以往管理理論和模式的整合,更是在整合基礎上的一種超越和創新。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必然要求對原有的管理方式進行創新。要適應教學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教學管理的方式應該進行轉變。要從封閉的局域性管理向開放式的網絡化管理轉變,由手工的定性單項管理向網絡化的定量綜合科學管理轉變。信息化管理方式,是將信息的生產、獲取、加工、處理、傳播與服務作為組織的主要工作之一,組織機構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提供數字化信息。
其次,應當健全教學管理信息化的相關規章制度要根據高校自身實際,系統研究制定規范、嚴密、可操作性強、適應信息化需要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真正實現教學管理的標準化、程序化。要及時根據高校改革發展的需要,適時修訂、完善、充實規章制度,保證制度制定的合理性與教學信息化管理系統嚴謹性的統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搞好數據中心和應用軟件建設,建設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環境,建立起以院系管理為主的教學管理體制,下放管理權,擴大院系辦學和管理的自主權,成立教學指揮中心、教學信息中心、注冊中心、教學質量評價中心等機構,出臺相應的教務教學管理制度,加強信息反饋功能,提高對日常教務教學活動的信息監控和反應能力,實現信息管理的分流。
最后,應當加大長期的投入。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首先應對其進行立項,作為一項重點課題來進行研究;其次規劃教學管理信息化時,不僅要研究國內高校這方面的成果,還要借鑒國外高校的成功經驗;既要考慮到它當前的實際情況,又要考慮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組織、集合各方面的專家,包括教育管理、教務管理、計算機、網絡等方面的專家和各個層面的教學管理人員,參與總體規劃與具體設計,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實現便捷性、及時性、安全性、實用性的要求。同時也能使系統的后期改進和擴充具有獨立性、廣延性等優勢,不至于使設計出來的系統表現出明顯的滯后性。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教學管理信息化,建立適合學校自身特點的長遠規劃,著眼于全局,加大投入,從宏觀上對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給以指導和協調。
參考文獻
[1] 黃榮懷,曾海軍等.關于我國網絡教育電子政務系統建設的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