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洋洋
[摘要]音樂療法作為一種非介入性的治療方法,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音樂療法對抑郁癥的治療作用也逐漸為人們所關注。本文簡要介紹音樂療法的發展歷史,重點探討音樂療法在女性人生發展不同時期在婦產科領域的應用。
[關鍵詞]音樂療法;臨床應用;抑郁癥;婦產科
音樂療法是由專業的音樂治療師使用音樂以及包含其中的物理、情感、精神、社會、美學因素達到幫助人們改善健康的目的,是健康治療的輔助療法之一。音樂治療師通常需要經過音樂治療項目的專業培訓,主要在以下幾個領域幫助人們提高健康:認知能力、運動技能、情感發展、社會技能和生活質量,通過使用音樂如自由即興創作、唱歌、和傾聽、討論等達到治療目的。音樂療法通常需要結合臨床治療、心理治療、生物音樂學、音樂音響、音樂理論、心理聲學、體現音樂認知、音樂美學感覺集成和比較音樂學等知識,由其他衛生保健專業人士如醫生、心理學家、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提供。
一、音樂療法的發展歷史
音樂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已達一個世紀之久。阿波羅是古希臘音樂和醫學之神,通過歌曲和音樂治療精神疾病,埃及寺廟也使用音樂療法治療疾病。柏拉圖說,音樂可以通過情緒來影響一個人的性格。亞里士多德認為音樂影響,具有凈化情感的力量。AulusCornelius Celsus倡議用鈸和流水的聲音來治療精神疾病;音樂療法是在圣經時代已經存在,當時大衛演奏豎琴幫助掃羅王擺脫糟糕的精神狀態。早在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為精神病人演奏音樂;在十三世紀,阿拉伯醫院使用音樂房間造福患者;在美國,印第安人醫學男人通常采用歌曲和舞蹈的方法治療病人;心理學家和音樂理論家al-Farabi在他的論文中探討了音樂療法,穩重討論音樂對靈魂的治療效果;17世紀,羅伯特?伯頓在他的經典作品《憂郁的解剖學》中,認為音樂和舞蹈是必不可少的治療精神疾病的方法,尤其是對于憂郁癥的治療;我們所知道的音樂療法開始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尤其在英國,音樂家將前往醫院為戰爭中遭受情感和身體創傷的士兵演奏音樂。
二、音樂療法對婦產科抑郁癥的治療
音樂治療師幾乎在每個需要幫助的職業領域都存在,比如醫院、癌癥中心、學校、酒精和藥物戒毒所、精神病院、監獄等。在此,我們主要探討音樂療法在婦產科領域的應用。
(一)婦科惡性腫瘤術后抑郁癥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婦科惡性腫瘤的發生率也明顯增加,女性面臨的精神和身體雙重折磨,由于手術造成的身體器官的殘缺給女性患者帶來的很大的精神壓力,如果自身無法調節產生的負面情緒,往往會逐漸發展成抑郁癥狀,尤其是子宮全切、乳房切除的患者,負面情緒的表現更為突出,表現為為對治療的不配合、對生活的熱情降低,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因此做好惡性腫瘤患者的情感護理,使之擺脫抑郁的情緒,積極樂觀的面對治療,對于患者以及整個家庭和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給惡性腫瘤術后患者聽音樂,結果發現患者抑郁評分明顯降低,焦慮和抑郁的情緒得到明顯緩解,說明音樂療法存在積極的輔助治療的作用。
(二)妊娠期抑郁癥
妊娠分娩雖然是一個生理過程,但對嬰兒及母親的健康與生命仍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母親在整個妊娠過程中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壓力,一方面憂慮胎兒身體是否健康、智力是否健全;另一方面擔心自身懷孕后身材走樣、罹患妊娠期疾病等,嚴重者發展成抑郁癥。孕婦的不良情緒不僅影響孕婦自身的身體健康,同時對嬰兒和寶寶的發育也將產生不良影響。王慧靜將200例有焦慮抑郁狀態的先兆流產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分為音樂治療組和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抑郁程度,結果顯示,觀察組焦慮抑郁程度第7天低于對照組,第14天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音樂療法對于懷有不良情緒的孕婦也有積極的干預作用,減輕產婦的心理復當年,正確認識妊娠及分娩,對順利分娩更有信心。
產后抑郁情緒是產婦在產褥期發生的一種常見的情緒,它不僅影響到產婦的健康,危害產婦及嬰兒,而且影響到婚姻、家庭和社會。發生率為25.5%~76%,多在產后2周發生,產后4周~6周癥狀明顯。研究顯示,音樂療法與常規護理相比,產后抑郁癥患者的不良情緒可以有效緩解,恢復正常的產褥期,產婦母乳分泌正常,能夠滿足嬰兒的需要,同時嬰兒也可以得到較好的照顧,活潑健康成長,家庭關系和諧,說明音樂療法對降低產后抑郁的發生有積極的作用。
(三)圍絕經期抑郁癥
圍絕經期是女性人生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抑郁癥是此期女性的常見疾病之一、其發生受社會、心理、生理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如何有效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多項研究表明,音樂療法配合傳統療法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更年期患者的睡眠質量、焦慮情緒緩解,建議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輔助音樂治療。
三、展望
音樂療法作為一種傳統療法的輔助治療方法,在婦產科抑郁癥的治療效果已得到有效驗證,我們應該積極的推應用廣。音樂學家艾倫?梅里厄姆曾指出,音樂是一種通用的行為,這是每個人都可以識別的。我們要重視音樂的力量,利用音樂來調節情緒,促使女性健康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