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大學課程中,語文教育受到了嚴重的排擠,已經開始邊緣化,在高職學校中,這種情況更加嚴重,因為高職語文課程是否開設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有很多高職語文課程都已經被取消,高職院校語文老師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有些語文教師已經開始轉行教授其他專業,針對這種狀況,本文將針對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來進行分析,并從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探索一條適應當前高職院?,F狀的道路。
【關鍵詞】高職語文 情感教育 教學方法 現狀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054-02
緒言: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心理活動為基礎的情感過程和認知過程的統一。教育活動是一種具有強烈的情感因素的行為。情感教育滲透在各個學科當中,特別是語文這門學科,當前開設語文專業的高職大學已經變少,語文學科也不再受學校領導的重視,這使得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被挫傷。所以,針對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語文專業備受排擠的現象,筆者將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明確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因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通過多角度的分析,探索一條適合當前高職院校發展的語文教學思路。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在教育過程中比較重視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通過分析和改進,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通過有效的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身心愉悅,并在思想道德上提高一個層次。情感教育通過在教育中尊重和重視學生的情感和社會品性,發展他們自我控制的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和生活以及周圍的人或事物產生積極的態度,并形成獨立和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征,真正發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也就是說,情感教育的核心是以情動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保證他們的創造性不被抹殺的同時,將枯燥乏味的課本知識轉化為易于學生吸收的生動的養分,通過多方面的情感滲透,讓學生自覺地學習,自主地調節自己內心的情緒,用樂觀向上的態度面對學習,面對生活和人生。
情感教育涉及的學科眾多,比如政治、語文、歷史等學科都多少包含著情感教育的內容。但是語文學科的情感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情感教育有所不同,具有本身的特點。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通過語文教學互動,經過情感滲透,使學生與文章的主人公或者是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形成樂觀向上的情感體驗,順利完成語文教學活動,并將在語文課堂上的理解和對語文課文的感悟帶入到生活當中去,習慣用積極健康的態度看生活。
二、當前高職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現狀
1.實用功利主義對高職情感教育存在著較大影響。
不知何時開始,我們的教育目標已經不再是教書育人,而是應付考試,將學習變成一種負擔。受到功利主義價值觀的支配,高職教育已經逐漸偏離了它的基本方向,高職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想象力和創造力遭到了無情的扼殺,他們的專業技能分數可能會變得非常高,但是生活卻變得單調無味,他們遠離自然,對生活的了解不再是通過真心去感受,而是變得越來越功利??梢哉f,現在的高職教育將學生當作機器去培養,過分追求分數,更加關注如何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人性的培養,這直接導致了學校對學生缺乏人文主義關懷,使得學生逐漸成為高智商、低情商的人。
2.低級趣味化傾向對高職情感教育的沖擊。
在我國逐漸深化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人們對“利”欲和“情”欲看的越來越重,但是隨之而來的不只是思想上的解放,更多地是對利欲和情欲的過度釋放和追求,對金錢的追求讓人們忽略了忠義和孝道,對欲望的追求使人忘記了尊嚴和人格,如今,享樂主義已經嚴重威脅著人們的道德倫理體系,也對高職情感教育進行了猛烈的沖擊。這種文化大環境并不適合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在這種環境下,越來越重視享樂,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缺少遠大的人生目標,丟失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情感教育觀的扭曲。
心理學認為,情感是人類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關系的反應,需要貫穿在完整的教育過程中。但是當前的高職教育告訴我們,我們的教育價值功能已經被嚴重的扭曲,學校對于學生不僅僅是教會他們知識的地方,他們更應該在這里學會如何做人,如何面對生活。多年來,高職語文課程的教學大綱到課堂實踐,并沒有對學生的情感世界進行過分地關注,導致高職院校的情感教育僅僅是流于形式,依然不被教師和學生重視。
三、高職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
1.深刻挖掘語文課本中蘊含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
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授課之前,需要對文章的作者的人生經歷和文章中主人公的心情進行仔細揣摩,并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滲透出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所領悟的前提下,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和主人公在故事中的心情。教師需要引領學生深刻體會課文中的情感,并在體會的過程中對人生的價值進行思考。
2.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注重喚醒學生共鳴。
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環境,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上的知識,并且對文章內容有所感悟,真正融入到作品當中去,體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也只有融入到作品當中去,才能跟文章的作者產生共鳴,無論是作品中體現的悲傷之情還是欣喜之情,學生都能更好地明白這些情感出自哪里,為何會這樣,在文章情感的召喚下得到心靈的精華和升華,并且達到全身心的震撼。
3.教師注重自身情感素質的培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當中去,需要用豐富真誠的情感去感動學生,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表達去打動學生,才能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讓學生領悟的更多,從低迷的情緒中緩解過來,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結語:
注重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給與學生人文關懷和愛,才能使得學生發展出更加健全的人格,使高職學生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5-26.
作者簡介:
譚貴娟(1970.10.23-),女,貴州省都勻市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