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鳳輝
【摘要】 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使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 小學數學學科本身邏輯性較強,學生只有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自主地探究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 課堂教學作為學生掌握知識、增強技能的主要陣地,也就很自然地成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場所. 鑒于此,本文筆者嘗試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學生;思維能力
教育家贊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學中要始終注意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造性.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也提出:數學教學要注重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性階段. 而小學數學學科本身思維邏輯性較強,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 對此,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個性特征,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有效基礎. 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粗略地談一下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誘發其主動思維
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 ”而興趣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好動力,也是引發學生思維的催化劑. 學生只有對數學知識感興趣,產生一定的探究欲望,才能夠自主地進行思維發展,在探究實踐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思維能力. 小學生年齡較小,好奇心很強且愛動,對任何事物都有著一定的積極的態度,對此,筆者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其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進而將自我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都融入到學習中來. 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教學內容時,筆者通過構建一定的生活情境來吸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進而行使主動思維意識. 即:筆者鑒于小學生愛動的性格將教學內容轉化成為生活情境,開展“超市大購買”的實踐活動,來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售貨員,在購買東西、找錢的過程中掌握人民幣并學會使用人民幣. 再如:在學習一些邏輯性較強的教學內容時,筆者開展游戲教學,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開展自我主動思維,實現教學目的.
二、強化學生動手實踐數學,促使學生發展自我思維
心理學家皮亞杰就思維能力還說過這樣的話:“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 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 ”而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其形成和發展需要一定具體的實踐操作或者具體的形象思維事物,等等. 小學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筆者在教學中嘗試結合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來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借以來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形成自我思維與數學抽象的矛盾性,促使學生自主進行發展思維范疇,實現自我對數學認知的理性上升. 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內容時,筆者給予學生一定的權利,首先,筆者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認知自己制作一個三角形;其次,讓學生自主或者小組合作動手整合一切可以運用的信息,動手實踐求三角形的內角和,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這樣一來,就給予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空間和平臺,而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有的用量角器先測出各個角的度數,最后相加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有的學生將三角形進行轉化,將各個角撕開相拼兌成一個直接,進而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 在學生對三角形內角和有初步認知的基礎上,筆者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開展深入思維,即:這張紙我們可以隨便地折合、測量,得出結論,那么生活中一些不能夠動和量的三角形怎么求出內角和呢?學生的思維紛紛又進入了深層次的探究和發展. 這樣,讓學生動手實踐感悟數學關系,能夠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激活學生的思維,最終實現學生深層次思維的形成和發展.
三、設置開放型的問題,促使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形成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學生在自由、開放的空間里能夠充分地發揮自我.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也提出: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構建開放性的、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借以來促使學生在開放的空間里進行自我思維的發展和創新. 小學數學在問題設計方面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有著一定的優勢,即:數學知識本身之間的邏輯性思維較強,同時,數學解題思路是多樣化的,通過一個問題可以有多個解題思路,同樣,同一個問題也有好幾種說法. 對此,筆者在教學中結合數學學科這個特點,設置開放型的數學問題,來引導學生開展發散思維. 如:在學習工程性的應用題時,筆者首先提出問題:南山村要修一條長為1500千米的鐵路,工程隊用5天修了全長的三分之一,請問剩下的鐵路還需要幾天完成?其次,讓學生結合題目采取多種解法來求出問題的答案;再次,在學生求出答案之后,讓學生以這個問題為中心,來創新改編題目表達. 這樣,通過開放型的問題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強化學生解題能力的同時形成一定的發散思維能力.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新課改的主要任務之一. 小學數學本身屬于思維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而小學生思維正處于活躍和敏捷的階段,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個性特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呂世虎,等.新版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鄭俊選.中國特級教師文庫——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實踐與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