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忠英
摘 要: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是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創設出不同的情境,把課堂教學活動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生活之中,由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把教學需達成的目標,轉變成學生真實生活的需要,讓學生在自然輕松的課堂上學習,在學習中愉快地生活。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
新課標強調的是“以人為本”,注重的是學生的個體發展和語言知識的實用性。這就要求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滲透一些生活的知識,創設與生活相近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到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
小學英語教學的生活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生活化教學是情境化教學,要求學習的過程情境化,老師要創設與學生的真實生活一致的情境,開發與學生生活經驗有關的課程,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2)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師生雙方交流的對話教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并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3)生活化教學主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真實生活,并尊重其經驗,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4)生活化教學是注重全面發展的教學,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各種必要的知識與技能。
二、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特點
1.教育內容的生活性
小學英語的生活化教學以學生自身的語言知識和豐富的文化背景為基礎,而不再是以前的只把單詞、句型等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加入了更多的實踐知識。不再是單純的以教學課堂為中心,還涉及學生真實生活的各個層面,這種課堂與生活兼顧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充分地利用各種語言環境進行英語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積極地使用其他課程資源,根據英語的教學特點,可以適當地選取外國作品來補充教學內容,還可以積極地邀請學生參與開發課程資源,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2.教育過程的情境性
在英語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里學習,在生活的背景之下接受教學。以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基礎,改變了過去單純地接受課本知識的狀況。教學的過程就是把學生學過的知識和現實情境結合再現,如此一來學生的知識就會記得更牢固,而且要學習的新知識也會通過學生的體驗建立起快速通道,學生可以更快地接收并理解新知識。此外,教學的生活化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聯想到有關的學習知識,進行舉一反三。
3.教學關系的主體性
英語教學的生活化,打破了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對學生情感的忽視的情況。強調老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性以及學生的主體性,保證了教學更好地實施。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必按照課本照本宣科,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到課堂之外尋找素材,老師還可以與學生探討,尋求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生則充分發揮其主體性,養成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老師應鼓勵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發表見解,尊重學生的見解和感受,使學習成為一種享受。
三、如何使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
根據英語教學的生活化的內涵和特點,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和發展特征,可提出以下三種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1.注重英語學習環境的創造
因為語言的學習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小學生掌握的英語基礎和身心發展特點,創造出一個適合的語言環境。由于學生的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學校,所以可以對整個校園環境進行整改,可以在校園里,學生可以目及的范圍內,所有的名人名言和標語都換成英漢雙語標牌,讓學生無意識中就可以看到英語、學到英語。
2.優化英語教學過程
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把現實的生活融入進去,設置出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情境,調動小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小學生探究與合作精神,從而獲得英語的學習與應用能力。老師創設的情境必須與學生的生活有共同點,這樣學生才會更好地提起興趣,進行語言的探究與學習。只有來源于生活的情境才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其學習的興趣。
3.注重英語作業設計優化
課后作業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知識的加深與鞏固,老師可以設置不同形式的作業來鍛煉小學生的動手與探究能力。設計的作業就可以激發小學生自己去研究,并且可以輕松愉快地完成,而不是單純地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通過英語作業的生活化設計,增強小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其英語水平。
小學英語教學的生活化,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標強調的“在做中學、在學中用”,教學方式的生活化主要以真實的生活作為背景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和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在用英語做事情的同時,也學會了做人,把創新與實踐融合在一起,對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秀寧.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研究的現狀及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1(03).
[2]谷布.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反思[J].外語教學研究,2010(11).
(作者單位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少陽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