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運標
摘 要:作為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還要在學習方法方面幫助學生掌握其中的方法、技巧、要領,讓初中生學習電學不再困難。
關鍵詞:電學;教學對策;理解性記憶;動手實驗
初中電學知識的學習是能不能學好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關,很多對物理學習最終感到無奈并失去信心的學生,都源于電學的學習。針對此一現狀,我們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幫助學生掌握其中的方法、技巧、要領,讓初中生學習電學不再困難。
一、教會學生掌握電路和電路圖
初中物理中的電學是一些簡單的電路,是電學的啟蒙,也是最基本的。但很多學生看到電路圖就發蒙。對于電路圖,首先要克服怕難思想,然后要掌握方法。教師要有用圖講課、用圖解題、用圖答疑、用圖提問題的習慣,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畫圖分析探究,突出解答問題的層次性和條理性。
1.理解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學生掌握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是他們學習電路知識的最基本的基礎,對學生學習其內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路徑,一個用電器沒有電流通過,其他用電器也沒電流通過。一個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的工作,且開關的作用與位置無關。并聯電路中,電流有多條路徑,一條支路沒有電流通過,其他支路仍有電流通過。干路中的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的工作,支路中的開關控制各支路中用電器的工作,開關的作用與位置有關。
2.正確分析電路及電路圖
分析電路及電路圖時,一定要先找到電源。結合并運用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從電源正極出發,觀察有幾條路徑,若只有一條路徑,則為串聯電路,否則為并聯電路。電路中出現的這三種狀態,其中通路和開路這兩種狀態易于接受,便于分清。但是學生對于短路的分辨顯得力不從心,不知道何處短路,為什么短路。其實只要注意分析的要點即可辨出何處短路。電流具有走捷徑的特點,捷徑是指這條路徑中電阻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即為空導線。當一根空導線,或開關、或電流表(電阻小到可以認為沒有)與某個用電器并聯時,電流只走空導線、開關或電流表,而不走用電器,使該用電器被短接,從而不能工作。
3.正確連接電路及畫電路圖
在連接電路或畫電路圖時,要先從支路入手,分別連接完每一條支路,再把各支路并聯,而后去連接干路中的各元件。
4.理解電流表、電壓表的實質
初中范圍內,讓學生把電流表理解為一根可以顯示出通過電流大小的導線即可。把電壓表理解為斷路。分析完電路后,再去觀察電流表測誰的電流,電壓表測量誰的電壓。
二、幫助學生理解性記憶電學概念、公式、定律
大多數學生認為物理是理科,只要會做就行,但不知會做的前提是記憶概念公式、定律。學生剛接觸電學覺得很簡單,一旦到歐姆定律、電功率、焦耳定律及綜合應用時,對公式和定律就不知如何應用了。計算公式不要死記硬背,應理解記憶。如公式I=■,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就像一條水渠水流量大小一樣,水渠陡(電壓高),流量就大;水渠小阻力大(電阻大),流量就小。公式P=UI,U(水位高),I(流量大),P(功率就大)。記住這兩個公式就可推出U=IR,R=■,I=■,U=■,P=■等公式了。
電功、電功率這兩個物理量的計算由于歐姆定律及其變形公式的影響,使計算電功率公式特別多,在選擇使用時很難選擇,所以要注意選取的技巧和方法,要求的問題所在電路為串聯時:電功選用公式:W=I2Rt,電功率選用P=I2R;而當要求所在的電路為并聯時,則分別選用W=■·t,P=■,這樣的選擇都利用了所在電路的特點(電流相等或電壓相等)加快解題。
三、要求學生重視觀察現象和動手實驗
法拉第曾經說過:“沒有觀察,就沒有科學。科學發現誕生于仔細的觀察之中。”作為一個剛剛開始學習電學的初中學生,要認真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
例如,在上《電功率》這節新課時,電功率的概念和理解是整個電學的重點,我們可以先用大小功率不同的兩個燈泡做實驗,讓學生親自觀察這兩個燈泡在電路中工作中時電能表的轉速,從而引出電功率,在講解的過程中注重區別開耗電的多少和耗電的快慢問題,這樣學生能更容易掌握電功率這個知識點。
例如,設計在缺少電流表或缺少電壓表的條件下測量未知電阻的實驗。這需要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判斷、思維等能力,使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決問題會更全面。只要勤動手、善觀察,學生就會了解學會電學的方法。
四、告訴學生注意電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在學習電學知識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重視把所學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現象結合起來,多聯系一下生活,這樣既使學生感到物理知識就在身邊,也使學生思考問題有針對性,學習時更加得心應手。
例如,看著教室里的電燈來說明各個電燈肯定是并聯的,不然一盞壞了,其他都不亮。比如,講家庭電路的連接情況時,很多學生不懂得開關和燈泡是串聯的,更不知道為了安全先接開關在火線上再接燈泡,這時可以邊觀察教室電路邊講解等等。
以上只是我對初中電學教學的一點點想法,在教學中,通過好的教學對策可以讓學生高效低耗,在教師指導下掌握探索、研究客觀事物的方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較好地實現具體的學習目標。方法對,就學得好而快,方法不對,就要走彎路。
參考文獻:
[1]朱偉明.講究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上, 2011(12).
[2]肖大武.初中物理會考復習建議[J].四川教育,1987(03).
[3]楊元俊,曾繁珍.歐姆定律的再理解[J].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03(11).
(作者單位 廣東省興寧市坭陂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