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李培培?李鵬
摘 要:高職院校就要通過的正確方法,正確的領導來使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更加完善,更加實際。本文結合自身體會,主要對目前高職院校職業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并作了相應的對策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規劃;對策研究
1 高職院校職業規劃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能夠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也開設了諸如大學生職業發展、就業指導類的相關課程,相關教育主管部門也組織了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活動,強化了“職業規劃”在學生中的印象和概念。盡管各高職院校一直盡心盡力去做,但職業規劃的相關工作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并沒達到理想的效果,多數指導流于形式,無法滿足學生真正的需要,究其原因,可從以下方面分析。
1.1 職業規劃的教育欠缺系統性和針對性
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接受的是應試教育,為升學而努力,缺乏相應的職業教育。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都是對專業概念一頭霧水,很多同學都是聽從家長和朋友的建議,或者是跟風報考,不能真正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特長,這導致到他們在大學學習過程中甚至乃直到畢業時,對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依然沒有明確的目標或者認識不清,最終造成了只能隨遇而安的窘境,無法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作出合理、科學的規劃。
1.2 職業規劃指導欠缺專業性,沒有專業的職業規劃隊伍
據筆者了解,高職院校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大多由學生管理人員完成,很多老師都是臨危受命,匆匆上崗。他們沒有參與過太多的職業生涯及就業指導的相關培訓,并不具備職業規劃的專業知識。這導致了相關課程水平不高,對學生的指導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的職業規劃困惑提供解答和困惑。而且,在很多的多高職院校里,都沒有設立專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指導部門,幾乎沒有貨很少有專業的職業規劃教師,往往有從事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或行政部門負責招生與就業人員兼任,有些人對職業規劃專業知識了解有限,在開展教學時,不盡如人意。
1.3 對職業規劃教育的不太重視與師資力量的缺乏
很多大學在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這個課程都安排在選修課的位置上,只有少數學校開設必修或主修 。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以培養專業型,能力型,創新型的人才為目標,把太多的時間和工作放在了這些方面,卻忽略了大學生的未來規劃和職業追求,導致了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經歷大學之后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職業取向,仍然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消沉于當今社會。
1.4 學生本人對職業規劃的認識和學習能力不夠
由于大學生本身年齡不大,對社會接觸較少,還感受不到社會競爭的壓力和殘酷性。由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轉入輕松的大學校園,很多同學都沉浸在休閑和放松之中,日子往往蹉跎而過。即使有相關的課程指導,但同學們對此還不夠重視,認為職業規劃是比較“虛”的西,遠不如學習專業知識重要。即使有部分同學愿意提早進行職業規劃,但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職業規劃方面的知識仍很欠缺,相關老師也不能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導致職業規劃的目標設定不明晰,甚至可能不適合自身的能力和特長,不利于同學的長遠發展。
2 對策研究
2.1 加強職業規劃的專業隊伍及專業性建設
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學生的素質及職業規劃一直備受社會人士的關注,為了是學生能更好的去適應社會的這個大環境,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隊伍的建設要立足長遠的師資建設,培養職業生涯規劃專門人才,特別是課程教授,咨詢輔導等方面的老師,其次要加強其他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培訓,使他們獲得資格專業認證[3] 。在老師職業受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公平,公正競爭的原則對老師進行考察,并以學生的意愿推舉出最好的職業老師,讓老師的責任感更加盡職盡責。對于一個職業的老師而言,要深刻的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方面面,既包括認清其意義、內容、原則,也包括職業興趣分析、性格分析、技能探索、職業價值觀探索等重點難點,還要對社會就業環境的發展和變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2.2 建立完整的職業規劃教育體系
各高職院校應把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貫穿學生從大一到大三的全程,改變原來只在臨近畢業才開始注重進行職業規劃的局面。從入校伊始就讓同學們了解職業生涯規劃對自身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每學期都通過系統的學習來幫助同學了解越來越多的職業規劃知識,幫助他們進行自我分析,澄清職業價值觀,并通過專業的測評工具來設定合理的職業目標,找到自己最合理的發展路徑,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圍繞個人目標進行準備,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力爭實現職業規劃教育過程中的情境化教學
情景化教學,即以情景來模擬教學的內容,通過學生對情景的融入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大學以前的學習生涯中,同學們都很少接觸職業規劃,對于未來的職業生涯都是未知數,而且,對職業規劃的意識比較薄弱,因此,高職院校要結合學生在校不同時期情況,再結合學校的實際制定一份情境化的課程標準,分學期進行不同方面、不同側重點的講授,也可以把學生所喜歡的事,物搬到教學上來,把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書本相結合,在得到歡樂之后,也能讓學生對職業規劃有所了解,并安排自己的職業生涯。在情境設置上,依照職業規劃的步驟進行分解,強化自我認知、職業認知、目標設置等重點和難點,讓同學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學習氛圍,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未來發展。當然,職業規劃不應該獨立存在的,英語大學學習緊密聯系起來,大學期間學習的知識儲備是職業規劃的基礎,而職業規劃有事學業規劃的指揮棒不斷影響著學習規劃的更改,所以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結合自身的情況做好學業規劃,才能使職業規劃有效的執行 [4] 。
創新和豐富職業規劃指導的方式。職業規劃不僅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建議高職院校開辟專門的場地,供同學們開展職業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增加職業的直觀感受;可以多增加校企合作,多聘請企業的專家、領導進行專題講座,讓同學們了解成功人士的成長故事及心路歷程;可以在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加強職業規劃的日常宣傳教育,通過設立專題網站、宣傳欄、主題學生活動等形式,增加學生了解職業規劃的途徑;利用同學們的課余時間,參觀與他們專業相近的企事業單位,了解未來可能要工作的環境和氛圍;依據各高校、各院系的專業特點,在專業帶頭人的幫助下開設相應的職業素養課等。
善于觀察,落實與學生,強化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發展。高職院校的教育面向的是廣大的學生,對于學生的職業意向都要有很好的了解,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決,從中列舉出絕大多數的案例,想法,意向編入書中,使每一階段的學生都有其正確的職業規劃。對于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也會有很大的改善,與社會的發展相接軌。
參考文獻
[1] 田興政 . 高職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 :37-38 .
[2] 戴鎰東 ,李明 . 大學生職業規劃教學與實踐體系創新[J] . 《科教文匯》, 2013(4):28-29.
[3] 秦佳 . 高職學生職業規劃體系的構建[J] . 《科技與企業》, 3(6):58-58 .
[4] 王軻之 . 淺談大學生職業規劃發展應對策略[J] .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 2012(3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