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麗
摘 要:“以學定教”教學模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是現今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053-01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已經不適應新課程數學教學理念的要求。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探索“以學定教”的新模式,教會學生獨立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是現今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一、抓實四個環節,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數學課要讓學生思維廣、有創新,必須讓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從怕學數學變為樂學數學,人人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思考、多動手、多講述、多評論。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創設情境、設疑自學、自演自評、點拔釋疑等四個環節,在課堂教學的40分鐘內讓大家看一看、議一議、改一改、評一評,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促使全班學生人人參與,優等生當小老師,中等生當講解員,后進生積極互動,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而充滿生機。
1、創設情境
學習動機是學生自主參與數學活動的基礎,數學興趣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探索數學問題的傾向性。教學設計要充分關注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現實的、有趣的數學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創設情境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等活動,提出數學問題,創設懸念。
2.設疑自學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和懸念的設置能夠使學生感到有疑需學,激發探究欲望,何以解疑? 必須通過看書(查找資料)、互相討論尋找答案。這就是最初的學生自主學習,長期堅持直到學生能自己設疑、自己解決,就達到教會學生學習的目的了。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本堂課知識的重點與難點,設置問題既要突出重點難點,又要有階梯性,符合“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則,力求在課堂中牢牢吸引住各個層次學生的注意力。在這個環節中,一是要注意選擇在關鍵處設問,不要處處設疑,一節課若“四處設崗”,必然窮于應付,會沖淡這節課的重點;二是要注意“設疑”應使問題具有令人信疑參半的迷惑性,具有十分濃厚的吸引力,讓學生一見問題便躍躍欲試,興趣盎然。
3.自演自評
《數學課程標準》在知識技能目標中提出了過程目標,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讓學生在過程中獲得探索體驗,創新嘗試、實踐的機會,而自演自評就是一種較好地能展示過程的一種方法。在“自演自評”環節中,對設問的典型題目,按難易程度,有目的地讓相應層次(中下生)同學在黑板上演示,檢驗其解題思維的周密程度。演示完成,立即進入自評環節,對演示的結果作出評議、分析,說出看法,對的加以肯定,錯的指出錯在何處。先鼓勵后進生或中等生發言,如有不妥之處,可以讓其他學生進行分析、糾正、補充,盡量讓所有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同時,這樣做可給學生創造表現才華的時機,鼓勵學生爭當“小老師”,非常切合中學生好勝心強、喜歡在同伴面前表現自己的特點。
4.點拔釋疑
最后,還需要教師適時引導、點拔,使學生對本堂課的內容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達到串得起、拎得出、用得上的層次。一是要對“自演自評”階段中較好的思路進行總結,對錯的原因加以分析。二是要講述自身對本堂課知識點的理解,要求在重點突出的前提下,再用圖示表示,最后一一列出。
二、實施“以學定教”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師要徹底轉變理念,由“講師”轉型為“導師”
教師的理念決定課堂。有些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包辦代替,實行“以學定教”也是穿著新鞋走老路,課堂教學換湯不換藥。對學生有能力自主或合作探究解決的問題仍以講為主,注重講深、講細,講透,對學生一百個不放心,總認為學生自我探索、獨立思考、相互交流、提出問題太耽誤時間,總不如教師講解效果好,結果,忽視了學生的創新和探究能力的培養。
2、教師要引導學生打破舊有的學習方式,逐步養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習慣
一些學生已經習慣舊有的學習方式,只會或只愿被動的接受知識,不會甚至不愿主動去探究,更不用說小組合作了,他們急于從老師那里得到答案。多年來,學生通過這種“簡單的”的辦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他們卻忽視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長此以往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從何而來?
3、教師要掌控全局,真正起到主導作用,避免整個教學模式流于形式
要求教師的講解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進行,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注意掌控全局,避免一些學生在開小差或亂說話,這樣的課堂貌似“熱鬧”無比,其實只是一種形式,違背了“以學定教”的主旨。
實施“以學定教”變“以知識為本位”的教育觀念為“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新型教育思想,它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是培養具有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創造型人才的基礎。
4、教師要充分備學生并認識到學生的差異
教師要做到心中有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學案的難度要適宜,要有梯度,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成就感。在學生進行了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后,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哪些問題應該重點講解,哪些問題只需稍加引導,要做到心中有數。
5、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一節課的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在于問題的質量,問題是否對學生有指導意義,問題能否引起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角度、大小、深淺必須精雕細琢。如何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去進行真真正正的“自我學習”,這是克服現有教學模式弊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是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一種有效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