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賽珍


摘 要:新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要把從以前的以“雙基”為主的培養目標,轉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主,升中考試閱讀題的分值也逐年提高。由此可見,培養初中生良好的英語閱讀能力,已成為廣大英語教師必須探討和研究的重要問題。那么新課改下,該如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呢?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此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閱讀策略;培養;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363-01
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閱讀能力不強,有教學思路陳舊、教育觀念滯后、教學手段單調等諸多原因,作為英語教師,有責任從教學實際出發,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講究閱讀策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一、注重實際,拓寬學生視野,激發閱讀興趣
要設法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并獲得所需信息,引導學生利用各種資源增強閱讀,拓寬視野,增加閱讀量。初中學生求知欲很強,但往往缺乏毅力和耐力,所以教師也要研究學生的閱讀心理和閱讀習慣,一方面著手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兩方面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
(一)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誘導學生的好奇心
閱讀題材的趣味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動機和閱讀興趣。翼教版教材針對初中生的心理等特點,選編了許多趣味性強的閱讀語篇。如Book5 Lesson 2: “Swimming for Gold, Lesson 6 Diving “ Dream Team”。 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利用多媒體先播放奧運有關體育項目,進而創造機會讓學生了解與北京奧運相關知識,讓學生放松了心情,激發了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既加深了對閱讀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又能訓練學生的各種能力,讓學生覺得閱讀不是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二)展示人格魅力,營造和諧的英語學習氛圍
教師的學識、自身人格魅力也是一種教學手段。課堂上可以用富有藝術性的教學語言,溫柔得體的體態語言,熱情洋溢的微笑,親切自信的目光,漂亮規范的課堂板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師生關系。例如,在教學翼教版Book 6 Lesson 2 “Poems About Nature ”時,我一邊吟詩,一邊板書,一邊還快速地用簡筆畫在黑板上描繪出一幅春天的圖畫,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學生學了知識,交流了感情,增強了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和積極參與的意識。
二、利用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細節理解訓練
教師要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對各種閱讀材料進行有效分析,總結和積累閱讀心得。傳記一般以主人公的生平為主線,可引導學生利用時空線索圖式展開文章的主要內容;故事類文章,記人時往往以情感變化為主線,介紹人物的經歷和事跡;敘事時以事情的發展變化為主線,描寫事物發生與發展的過程,此類文章通常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幾個要素組成,教師也可以利用故事的結構圖式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以翼教版Lesson 37: The Fox and the Stork 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此篇文章的結構利用圖表梳理文章線索,了解故事主要內容,理解文章的具體細節。
這一學習任務表面上是填寫幾個單詞,事實上,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會發現,文章的主線已一目了然。
(二)利用教材中的閱讀教材對學生進行猜測詞義的訓練
閱讀材料中,一般都有少量生詞,在平時的閱讀訓練過程中,教師不要求學生查詞典,而是鼓勵根據上下文的線索,聯系文章主題猜出其大意,提高學生對文字的反應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在剛開始訓練時,學生會覺得難,但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慢慢適應,覺得猜詞不但不影響做題,而且閱讀起來更具挑戰性。
(三)利用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歸納主題的訓練
訓練學生尋找文章主題句、歸納段落大意或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可從歸納段落大意、歸納文章中心思想和確定文章標題三個方面入手。例如,閱讀說明文或科技小品類文章時,可讓學生注意文中事物的名稱、日期、數字、比較、功能及作用等。以翼教版Book 5 Lesson 27: Good Food, Good Health 為例,各段落前面都附有小標題,這就是各段落中的關鍵詞或主題句。我們可以將此文章的結構歸納如下: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充分利用好教材,注重閱讀方法,講究閱讀策略,有計劃、有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03《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張必隱,1995,《閱讀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彭支喬,2002,《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J]中小學外語教學,(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