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群
摘 要:口語交際“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不能孤立地進行,它要結合字、詞、句、段、篇的教學,并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
關鍵詞:口語交際;小學語文;學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311-01
新課標強調:口語交際“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不能孤立地進行,它要結合字、詞、句、段、篇的教學,并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知識的規律,我認為口語交際應從低年級抓緊訓練。那么如何抓好小學生的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口語交際訓練要注意之處
1、讓學生明確“想說,說什么”。把話題選得讓學生感興趣,感興趣的事情,學生才愿意說,有說的內容和欲望。所以,老師總是要讓學生提前想想有關的材料,為組織內部語言奠定基礎,解決好“說什么”的問題。自己對這件事情掌握多少信息,哪些信息是有用的,相關的,同時還要想一想,自己怎樣說讓口語表達講求條理,說清楚,說明白,成為一種自覺的個人意識。
2、讓學生知道“怎樣說,說的好”。在每次進行訓練之前,教師設計教學環節,如介紹一本書、或一場比賽進行怎樣說,運用獨白言語(如:學做小導游、小小解說員)運用獨白言語時,表達得準確、到位;進行人物對話時要運用對話言語,清楚明白表達自己的意思,要說得“得體”。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個體練習、同桌互練、圍繞話題,說者和聽者角色不斷互換;最后通過集體指導等提高說的能力。
3、讓學生學“會說,說的精彩”。我結合單元中語文天地的綜合訓練活動,進行綜合的口語交際訓練。重點放在了指導學生首先找準角色,聽清楚,說明白。然后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并輔以表情和手勢等體態語。最后互相說,互相糾正,共同提高。通過訓練,使學生能主動的講述自己的見聞,做到內容具體,語言表述清晰,連貫,完整、準確。
二、創設教學情境,進行口頭敘述能力訓練
口頭敘述能力訓練。口頭敘述能力的顯著特點是直接向聽話人表情達意。語文教學中,我從復述課文、看圖說話等方面入手,加強訓練,力求達到口語的連貫性,集中性。《最后一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口述故事情節,在感知小弗郎士愛國主義情感的同時,強化學生敘述能力訓練。
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具體情境的實踐中培養出來的,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維占主要優勢,沒有具體的情境,學生就不可能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也不可能有雙向互動的實踐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情境,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學生學習了《金色的草地》后,學生對草地的變化非常感興趣,我乘機想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用什么植物呢?我想到了含羞草。到街上買了一盆含羞草。帶到學生觀察,讓學生說話訓練。創設這樣的情景,學生說話積極,興趣濃厚,交流氛圍濃厚。
口頭創作能力的顯著特點是席發揮,即在短時間內憑借過人的才思,淵博的學識,完成一篇文藝作品的創作,如讓學生將《皇帝的新裝》改編為兒童劇,《變色龍》改編為小品進行表演,以便提高學生口頭創作能力。
三、利用遣詞造句來引導學生說話訓練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遣詞造句是訓練口語表達的基礎。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一個字組多個詞,然后讓他們選擇常用的詞語練習口頭說句子。說句子時我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分層次訓練。后進生說簡單的句子,只要用上這個詞能說一句通順的話就行。鼓勵并引導其他學生說出通順、具體的句子。在教學生認“謝”字時,先口頭組詞:謝謝、多謝、感謝、重謝。選擇“感謝”說句子,學生說“我要感謝媽媽。”我隨即問:“你為什么要感謝媽媽?用什么來感謝媽媽?”他想了想說:“媽媽一天給我們洗衣服、做飯很辛苦,我要好好學習來感謝媽媽。”這樣不但說出了感謝媽媽的原因,還說出了如何去感謝媽媽。我經常鼓勵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說句子是盡量做到具體完整。遣詞造句初次訓練非常吃力,我們要有耐心,長此堅持下去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口語表達方面都有所提高。
四、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話訓練
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一大特點就是圖文并茂。幾乎每一篇課文、每一個練習都有插圖,這些精美的插圖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最直觀的素材,也為他們開辟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最能激起說話的興趣。我會抓住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并給足時間讓他們說。看圖說話時也要根據學生實際逐步提高說話的能力。先把自己從圖上所看到的景物用通順的話說出來,然后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觀察、去說。最后再鼓勵學生根據圖上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按一定的順序說一段完整通順的話。這樣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口語表達上都會有所收獲。
五、利用質疑解疑訓練討論的交際能力
在質疑解疑中啟發思維,為訓練語言打開通路。質疑解疑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不但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能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跟人討論的交際能力。如學習《司馬光》這課時,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他們不會把缸里的水抽出來嗎?他們不能去拿一根大竹竿伸到缸里救人嗎?他們為什么沒有一起用力推倒大缸呢?這種訓練,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鼓勵學生學會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我們要不斷研究、探索,總結出更多的教學經驗,讓口語交際教學,就像春天一樣鮮活,就像原野一樣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