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平
老師大多數都喜歡埋怨體制,好像所有的問題都是體制造成的。埋怨體制可以博得同情,教師也是體制的受害者;埋怨體制還可以推卸責任:我工作沒干好,只能怪體制。
體制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比如應試教育體制,它是封建科舉制的延伸,都有一千多年了。這個制度有很大弊端,但它又非有不可,是短時間內不可能推翻的,因為我們都需要公平。從目前來看,應試制度是一種成熟的制度。沒有任何選拔制度有高考那么公平。所以,從我國現有的發展水平應來看,試教育體制暫時還有其生存的土壤,有它的必然性。
同時現存的教育體制是與我們的教師、家長素質是相適應的。因為我們的教師本身就是應試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應試教育本身在老師的頭腦中已經深深扎根。同時,我們教師本身的素質也只適合應試教育,很多教師除了教書,吹拉彈唱樣樣不會,教師這個群體在整個社會人才體系中并不屬于高素質群體。雖然國家實行了高校免費師范生培養制度,但也很難把高素質的人才吸引到教師隊伍。
教育本身就是帶著鐐銬起舞的藝術。體制就是鐐銬。但我們帶著鐐銬照樣可以起舞。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教師依然可以有所作為。同時我覺得我們埋怨體制不如提高自我,我們教育界的很多亂象其實質不是由于體制造成的,而是教師素質造成的。讓學生戴綠領巾,讓學生交違紀保證金,這些行為都不是體制叫老師干的,都是由于教師素質低造成的。同樣的鐐銬,不同的教師感覺是不同的。如果這個教師功力深厚、素質高,那感覺好像不存在。如果這個教師沒有功力、素質低,那他簡直寸步難行、氣喘吁吁。
體制是抽象的,但體制中的人是具體的。如果體制中的惡人成了多數,那這個體制就會越來越惡。如果體制中的善人成了多數,那這個體制就會逐漸改變,變得越來越善。所以要解決體制問題最關鍵的是要解決體制中人的素質問題。所以,我們教師與其埋怨體制,不如反思自己、提高自己,提高自身素質。當一個人的素質提高了,那他的自由度就會增大,體制這個鐐銬他就感覺不存在了。
反觀在當今中國那些一味抱怨制度出了問題的人,他們并不是毫無影響力的人,有些就是制度制訂的參與者、決策人,或者是“壞制度”的得益者。在我們借助另外一個視野看清制度與人的關系時,他們將二者簡單對立的目的也就浮現出來了:不過是推卸責任,為自己的不負責尋找借口而已。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區東溪中學)
?誗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