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娟
摘 要: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的開展應該建立在高中學生理解能力的基礎上,通過感知和經驗,傳授學生基本的欣賞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美術是一門優雅的藝術,對于提高學生欣賞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此,對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中美術欣賞教學做以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
目前,我國高中美術教學與原有的美術教學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和突破。在新課程的標準下,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平等的地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學生從原本單純的被灌輸者,轉變為參與的主體,能夠親自去感受美術欣賞的過程。
一、引導學生發現藝術作品的美
為了使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不僅要做好課前準備,更重要的是選擇好教學的內容,使用合適的藝術作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每一件藝術作品的欣賞角度都不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作品的美感,使學生用心去體會和感受。因此,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善于發現作品的美感,而且要把握住美感的特征,并以此來開展教學內容。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引導學生從色彩和設計上分析和欣賞作品,會使學生逐漸喪失興趣,從而也失去了美術欣賞課程的意義。
二、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潛能。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往往都是根據個人的理解去分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師要在課前給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對作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討論,把各自查閱的資料進行分享,然后讓學生發表自己對于作品的感受,最后教師再給予總結和補充,從而引導學生正確地欣賞作品。
三、營造良好的審美氛圍
每一件優秀的美術作品都有著自身的情感和精神,這也是作品美的內涵。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作品展開豐富的想象,使學生的思想感情能夠得以熏陶和感染,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把學生代入其中,使他們在此情境下去感受和體會,使其思想感情與作品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除此之外,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用優雅的音樂作為伴奏,這樣更利于學生情感的融入,營造一種藝術的氛圍,使學生以審美的態度去欣賞和感悟,不斷地熏陶自己。
參考文獻:
吳昌紅.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的實踐和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3(9).
(作者單位 河北省易縣中學)
?誗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