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教學要完成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閱讀教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英語教學的成敗,現階段農村學生的閱讀狀況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別是在農村,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現階段農村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很讓人擔憂,不容樂觀。從客觀分析,農村的政治、經濟、地理、文化等因素都對學生的閱讀有限制作用。從主觀分析,學生自身惰性、閱讀的興趣、詞匯量等也對學生的閱讀有限制作用。為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必須重視農村學生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積極著手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通過長期的教學,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在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一、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是相當重要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帶來的英語學習的障礙是多方面的,并且滲透到了教材和我們英語學習的其他領域中去。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通過教師對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使學生對文化的差異有一定的了解是相當重要的。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日常的英語教學實踐中,要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要為學生合理地選擇閱讀材料。注意閱讀材料選材難易應適當,范圍應廣泛。文章的難易往往和生詞量有關,生詞太多,學生讀不懂文章,達不到訓練的目的,并且還會對閱讀產生畏懼心理而放棄閱讀,對進一步的閱讀教學造成障礙。同時在內容上,所選材料要盡量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文化教育、風土人情、傳說、時事、人物及科普等。這樣做的目的是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學生對所讀內容感到厭煩,很難想象他們能積極地閱讀。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應從接手新班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學生閱讀英語的習慣。最初可在課堂上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指定的材料,并對難句、難文進行適當講解。隨后可以給學生布置長期的課外閱讀任務,教師定時抽查,并不時地安排課堂時間與學生分享精彩段落,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持之以恒。
四、強化學生詞匯的鞏固力度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是語言活動的基礎。詞匯量的大小直接決定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們教師一定要把好詞匯關,可利用早自習或上課時間集中學習單詞詞組,還應對現有詞匯進行擴充,結合構詞法中的轉化、派生和合成等方法拓展學生的詞匯,利用聯想擴展詞匯,利用歸納和分類來整理詞匯,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對詞組有初步的感知后,再進行階段性復習鞏固,提高詞匯量,這樣基本上就能為閱讀消除障礙。
五、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
教師還應傳授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在繼續培養學生猜詞能力的基礎上調整學生面對生詞的心態。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應采取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的原則,對每個年級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數。例如,初一年級的重點應放在激發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上,選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為主。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就可以要求他們在每天讀完一篇文章后,對所讀內容作三言兩語的簡介。同時,還要逐漸培養學生猜測生詞的能力。初二年級的重點,則是培養學生具備基礎的閱讀思維能力。如對文章細節的理解能力、對詞句的理解能力以及計算能力等。閱讀范圍可側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初三年級的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深層理解上。如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等。在注意廣泛選材的同時,還應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解題方法的訓練,繼續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和迎考的良好心態。
總之,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我們要給學生閱讀的時間、安排他們閱讀的內容和教給閱讀的方法,讓他們去閱讀、去思考,使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贛榆縣城西中學)
?誗編輯 蔚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