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建民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踐行中,初中地理教學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作為地理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和“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我認為應根據教材特點,從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學法上進行指導。
一、多多指導學生讀圖、用圖
學習地理離不開地圖。由于地圖直觀形象,可以幫助學生直接獲取信息,尤其是新教材更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增加學生閱讀地圖,而且善于以圖激趣,啟發思維,讓學生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特點,由學生自己看圖、讀圖,鼓勵學生從地圖中發現問題,經過獨立探索獲得結論,這樣就激活了學生無盡的創造力。
二、善于指導學生分組、合作、討論
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采用學生分組、合作、討論的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在新課程實踐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某一問題展開多種形式的討論,然后進行相互交流。如,講到香港時,由于人多地狹,今后拓展空間的辦法有哪些?經過學生分組激烈的討論,結果如下:上天、下海等措施,此時學生勁頭十足,氣氛熱烈。
三、親自指導學生動手實踐
很多知識點,教師講解、演示多次不如讓學生做一次理解得更透徹,記憶得牢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勤于動手實踐,在做中思,在做中悟。例如,學完“地圖”的內容之后,組織課外活動小組繪制“校園平面簡圖”,帶好測具,分工明確,做好記錄,算準比例尺,確定好方向,利用圖例將校園內的主要建筑、實驗田、花壇、操場、體育設施等都繪制在地圖上,布局合理,真正使學生把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解決實際問題。
四、勤于指導學生搜集、調查
在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并激發學生關注身邊的生產和生活實際,嘗試將所學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服務家鄉、服務社會,這同時也是引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學會生存、學會生活”的理念的重要體現。
五、指導學生自主地學習
地理課標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但是由于學生的心理、學習的意識不強、目的不明確、克服困難的能力較差、依賴性強等特點,就會導致一些學生對地理學科沒有興趣,不積極參與教學。因此,指導學習、自主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總之,在地理新課標課程的踐行中,教師應善于指導學生的學法、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第九中學)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