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提出問題
在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自主學習研究已成新課改的“寵兒”,關于自主學習的探索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可以說,倡導自主學習,這既是我國教育發展的重大機遇,又是我們教師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一位一線的思想品德教師,筆者關注到對于“什么是自主學習?為什么要開展自主學習?如何開展自主學習?”前輩們從理論到實踐都已經做了較多研究,可是對于“自主學習的效果如何?有沒有效?如何提高自主學習的有效性?”這些探索還不夠,所以筆者認為對于自主學習的有效性思考還有較大的研究空間。因此,筆者以本校成功申報的省級課題《混合學習環境下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研究》為契機,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對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思考,試圖提煉出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以供教學參考。
二、理論依據——分析問題
對于“自主學習”這一提法我們并不陌生,而關于“自主學習”這一概念的理解,國內不同的學者提出不同的觀點,國外也有七八個不同的相關理論派別。至今,國內外教育學領域沒有一個很明確、權威的界定,處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狀態。而筆者在對比時發現,無論哪種觀點或學派,雖然各自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或角度,但都共同揭示了自主學習的核心內涵——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始終能做到“自我監控”或“自我調節”,而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因此,筆者借鑒了北京師范大學的程曉堂老師對自主學習的認識給本文的自主學習做一個界定: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的態度、能力和學習策略等因素綜合而成的一種主導學習的內在機制,是在總體教育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指定并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
理清概念后,我們進一步論證對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思考的依據與意義何在。筆者認為有其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
1.人本主義理論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的“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和教學思想對于當前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認為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自我實現,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新性,他強調情意教學,和諧師生感情,創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根據這一理論,通過思考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可以讓我們了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是否做到“以生為本”,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是學生充分展現自己我的“舞臺”。
2.實用主義教育學理論
根據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學理論,他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和改組”,教育的過程和生活的過程是合一的;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組織的力量促進學生的成長;在師生關系上,學生處于中心位置;教學上他倡導“做中學”,提倡活動課程,強調教法與教材的統一、目的與活動的統一、智慧與探究的統一。根據這一理論,通過思考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有助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檢測課堂是否貼近生活,是否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3.認知建構理論
認知建構理論認為,在實際的學習活動中,一個學生能否進行自主學習以及如何進行自主學習取決于該學生所建構的關于自主學習的“理論”。認知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生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同化和順應,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以轉換與發展。教學活動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建構認知結構的過程。隨著學生對能力和努力在學習中所起的作用的深入理解,對自己能施加的學習控制的準確估計,對學習任務的性質的把握,對自己所使用的學習策略的監控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水平會明顯提高。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可以通過課堂觀察發現學生的認知水平或顯性或隱性的變化,思考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
三、實踐探索——解決問題
結合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教學策略:
1.善于發掘知識與生活的最佳聯結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這是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和理解,并運用這些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尋找到知識與生活的最佳聯結點,以便學生體驗到自己身邊“熟悉的現象”中蘊涵著的學科知識,感受其中的有趣、有用,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以計算機網絡為支撐的信息化技術手段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學校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構成了混合學習形式。在混合學習環境下,學生知識的獲取不再局限于課堂與教師,可來自網絡、圖書館、大眾傳媒等,這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帶來了一些變化,這也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更豐富的資源。而筆者所在學校是廣東省最早的十六所重點中學之一,是肇慶市眾多中學中的翹楚,生源可以說是相對優質的,學生綜合素質較高。筆者所教的班級是一個特色班級,由肇慶地區的生源和新疆的學生組成,學生個性張揚,喜歡探索新事物,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對學生自主學習實踐的開展創設了有利的條件。在這樣的學情下,在設計“公司的經營”教學方案的時候,筆者要求學生結合上節課“公司的類型”的內容,以小組(依據宿舍劃分,分別是A棟、C棟、E棟、F棟,組成4個小組)為單位,建立一個模擬公司。所建模擬公司具體要求:(1)肇慶組(A棟、C棟的同學)以肇慶特產為經營對象分別建立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2)新疆組(E棟、F棟的同學)以新疆特產為經營對象分別建立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各小組推選出一位公司代表在課堂上進行限時成果匯報。其實,筆者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是深思熟慮過的,畢竟有關公司的知識其實是龐大而復雜的,學生現實中并沒有深入接觸過,要從學生學過的知識處切入,找到一個切入點。最后決定引導結合鄉土教材資源嘗試建立模擬公司,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查閱資料了解探索,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得到他們熱烈的回應,從而有了課上精彩的成果匯報。這充分說明善于發掘知識與生活的最佳聯結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是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endprint
2.注入情感,創設課堂情境,巧妙設問,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的愿望
這是自主學習視角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一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么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活動只會帶來疲勞。”教育家布朗認為:“學習的環境應該放在真實問題的背景中,使它對學生有意義。”其實,這兩位教育家的觀點正與新課改所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不謀而合。三維教學目標強調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不應該是硬邦邦、冷冰冰的過程,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情境的過程,這也是我們時下所說的構建“生命課堂”。通過注入情感,創設課堂情境,巧妙設問,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的愿望,把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融為一體,把生活變成學生學習的實際內容,進而讓知識變得靈動易學,把課堂塑造成為學生主動參與、獲得發展的過程,才能使課堂真正煥發生命的光彩。筆者在“公司的經營與發展”的教學實踐中,以學生創立的模擬公司為出發點,讓學生作為公司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自己的公司,主觀上加強了對自身公司的認同感,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請各個公司董事會組織召開公司會議,結合課內外收集的信息,商討公司經營發展大計。學生充分討論發表見解,教師點撥歸納知識要點后,再接再厲,繼續設問:我們經營的公司做得越來越強固然好,萬一我們經營不善呢?請你想一想:如果你的公司取得一定的成績,你想進一步發展它可以通過什么途徑呢?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下去了,你愿意申請破產嗎?如果別的公司要兼并你的公司,你該怎么辦?整個教學過程,巧設問題,環環相扣,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在思考討論過程中學習感悟,把整個教學內容全部內化在課堂教學情境中,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這充分體現了注入情感,創設課堂情境,巧妙設問,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的愿望,是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3.多元評價,及時反饋,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
這是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新課程的教學評價主體是多元的。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學生與教師互動評價等,其中,評價活動的重點環節是學生自評,學生應該是主動的自我評價者——通過主動參與評價活動,隨時對照教學目標,發現和認識自己的進步和不足,這樣的評價成了學生自我教育和促進自我發展的有效方式。同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各種信息傳遞的交互活動,這種信息交流進行得如何,要靠反饋來實現。為實現多元評價,及時反饋,尊重學生自主學習成果,筆者在“公司的經營與發展”的具體教學實踐中,設計了“評價反思卡”。(如下圖)
■
通過學生一系列自問可以捕捉到學生對課程內容掌握程度的信息。通過學生對本節課的主觀感受有效地評價及反饋了課堂的情況,這一信息的反饋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自身的一種評價,對課堂的一種評價,這對于教師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有莫大的幫助。通過有效評價與反饋,實現教學相長,是我們樂見其成的。
綜上所述,提高自主學習視角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從教學內容出發,以生活為素材,積極發掘知識與生活的最佳聯結點;應從教學方法入手,以情感為紐扣,以情境為載體,以問題為線索,主動創設一個有情感、有情境、有問題的課堂;應從教學評價著手,建立一套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的多元評價反饋體系。
注:本論文是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教育信息技術專項研究課題《混合學習環境下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研究》(課題號:12JXN026;主持人:中學政治高級教師,廣東肇慶中學副校長鄧少鋒)子課題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藍清梅,女,1987年生,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 廣東省肇慶中學)
?誗編輯 李艷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