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和平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也就是說,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價值,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獲得大幅度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素養;探究能力
語文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重要的學科,其綜合性對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素質教育下的語文課堂應該注重綜合性學習,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一、借助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課程改革基本理念指出,語文教師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使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到提高。例如,《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在授課的時候,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跟隨作者的描寫在大腦中勾畫出一幅山清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冬景圖,讓學生在對文本內容進行鑒賞的過程中獲得美的體驗,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下語文素養得到提升。
二、實施小組自主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授課的時候,我選擇了小組自主學習的模式,因為這是一篇童話,夸張的描寫說法、簡單易懂的道理對學生的健康發展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減少學生自學的盲目性,我首先讓學生明白課文的主線:騙子行騙—皇帝受騙—大臣助騙—百姓傳騙—小孩揭騙。結合這一順序進行自主學習,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一定的幫助。最后,作為教師的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指導作用,對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及時的點撥,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之后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模式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
這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進而使學生在教師真誠的評價中輕松地學會正確認識自己,重新找回學習的信心,最終為語文綜合性的發揮和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綜合性學習的開展就是為了能夠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價值,能夠讓學生在教師恰當教學方法的選擇上獲得健全的發展。
參考文獻:
干亦晨.對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2(90).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原底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