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王振東
摘 要:班主任可以說是一個班級的首席,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好的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的班集體,因為班主任的決策和籌劃是決定一個班級好壞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班主任;細心;耐心
轉眼踏上三尺講臺已有十幾載,在管理班級方面稍有體會。歸納起來我個人認為可以用十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細心、耐心、愛心、熱心、恒心”。下面就班級管理方面的一些認識進行具體介紹。
一、破罐子不摔,將計就計需細心
一個班級中除了一些極聚向心力的好學生以外,也許還存在著些專橫跋扈的“老大”,根本沒有人敢管他。這個時候就看我們老師的忽悠能力了。記得我教過的一個六年級,班里有名學生叫小偉,他平時凌弱欺小,不愛學習,班里沒有一個人敢管他。但是他有個弱點:你對他一個好,他還可能還你一百個好。摸清了他的脾氣以后,上課時我專撿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回答,每次回答后我都加以表揚。每天給他美得嘴都合不上。我還讓他擔任紀律班長一職,每天負責管理班級紀律。班里的學生都怕他,沒人敢不遵守紀律了。他見我如此重用他,工作起來有聲有色,一些不好的習慣悄悄地在褪去。我經常與小偉談心,告訴他一個合格的班干部應具備的條件。一段時間后,我對他提問的難度加大了,有些他回答不上來了,一向備受恩寵的他覺得特別沒面子。為了保護他的自尊心,防止惡習再次反復,利用課余時間我經常給他補課,幫他復習舊知,漸漸地他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也可以說一種不服的犟勁使他的成績突飛猛進。學生也都由原來的怕他轉為敬他,班里的學習風氣空前好轉。作為班主任的我,笑在臉上,喜在心上。所以,我認為對于一些有陋習的后進生,我們做教師的決不能破罐子破摔,而應因勢利導,細心呵護。
二、互相監督,形成規律要耐心
班級是學生學習的家園,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要想使一個班級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運行,我的做法是放手讓學生來互相監督,養成習慣,形成規律。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至高無上的“皇帝”,衣食無憂,極少參加勞動鍛煉,在校做值日就更頭疼了,所以,我班的衛生并不是很好,天天需要我督促,少說一句就臟亂不堪。后來我采用了互相監督制度。一組值日,二組監督,如果二組學生發現一組值日的不認真,那么明天的二組值日就由一組繼續承擔,以此類推。另外,我還讓值日生每天收集廢紙和塑料瓶放在統一的袋子里,等到攢多了就賣給收廢品的,用換來的錢獎勵優勝的衛生學習紀律小組。班級的衛生好了,學生收集廢品的積極性也高了。一個舉措帶動了班級的許多方面,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呀!
三、優勢互補,獎先激后用愛心
我把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四組,每組都有成績好和紀律好的學生,當然也得有不完成作業的調皮搗蛋鬼。為了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遵守紀律的自學性,我在班級中設計了“每日點滴”一欄,用來評比每個組內的學習紀律情況。我采用民主的原則,每個學習組長交叉檢查作業,都完成作業的小組加五分,小組內有不完成作業的扣一分。紀律組長交叉檢查紀律,并進行扣分。這樣分數榜一出來,無形當中就產生了一種動力,誰為小組扣分抹黑都將遭到其他組員的不滿,小組內成員就開始想辦法制止扣分的學生,督促的督促,告誡的告誡,久而久之,班內居然沒有不完成作業的了,不遵守紀律的也少見了,小組長還在課后組織小組成員學習,班級成績明顯提升。
四、擁有童心和愛心
童心是智慧之樹的小嫩芽兒,是創造之花的花骨朵。作為班主任,要善于把握兒童的心理特征,以其敏感的童心及時捕捉孩子們的童趣,急兒童所急,想兒童所想,愛兒童所愛,恨兒童所恨,悉心呵護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用博大的愛心去感召每一個幼小的心靈。
五、安插“內線”,運籌帷幄用恒心
教師與學生待在一起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對于班級內發生的大事小事不一定知道得那么全面,學生的思想動態也不一定抓得那么準。有時還可能是教師在時一個樣,不在班級就又一個樣了,特別是早上教師沒上班的這段時間就更難掌握了。為了使學生利用好早自習,提高成績,教師應精心策劃一些規則,什么時間哪個小組組織學英語,哪個時間哪小組組織學習古詩詞等。這樣每個小組就有責任和義務,每天評選出最佳學習和紀律小組,頒發流動紅旗。每天上班后,我會及時和我的“特工”(最好不是班干部,是那些誠實可靠的孩子)取得聯系,第一時間了解班級內發生的事情及班干部的工作學習情況,現在我們班每天早上都像有教師組織的那樣書聲瑯瑯,學意濃濃。可見,班主任決策好了,既把學生管好了,又把學生“放”好了。
管理好一個班級不是一朝一夕的,一招一式的,更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一時的紙上談兵。它需要我們每一個班主任用心去揣摩,用愛去營造,用情去守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相信只要我們對教育事業充滿信心,那么我們的班主任之路一定會充滿陽光。
(作者單位 吉林省東遼縣云頂鎮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