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曉
摘 要:教學管理中常常遇見許多學生玩游戲上網成癮,嚴重影響到學習和生活,并因此產生一系列不良后果。結合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對如何根治學生上網成癮進行討論與研究。
關鍵詞:上網成癮;預防;監控;拓展空間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網絡走進了千家萬戶,由于網絡信息獲取便捷,內容豐富,幾乎是無所不能,一時間作為人們學習和娛樂的工具廣受歡迎。但是網絡的發展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網絡信息參差不齊、魚龍混雜,而處于容易沖動的青春期的中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所以,我們身邊常見因為玩游戲上癮逃課的學生,也有因為不健康網絡信息而學壞的青年。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學生上網成癮并成功引導他們合理利用網絡信息學習,以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呢?本文從多年管理經驗出發,分別從主動和被動兩個方面探討一下抵制網絡成癮的應對策略。
一、被動約束
上網成癮時學生無法自控,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給予被動的約束,強制預防和監督,下面我們總結幾條被動約束方式:
1.根據學生心理,強化思想教育
中學生處于叛逆的青春期,他們對于強制的管教和抽象的理論說教不感興趣,方法不當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但是心理學告訴我們:行為受思想的指引和控制,所以,我們就不能避開思想教育。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情趣,設計靈活互動的容易接受的思想誘導法,讓學生在自尊心受到充分尊重的情況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中學生雖然自控能力差,但是對是非還有一定的辨別能力,這樣循循善誘地勸說和引導,為他們走出網絡陰影創造機會,增強自信心,他們會從心理上接受,并從行動上配合,對網絡成癮有很大的成效。
2.完善家校合作,適時監控引導
對于網癮比較大的學生思想教育未必奏效,這就需要家校合作進行監控和引導。家、校分別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地方,所以,我們在對學生進行監控和引導的過程中需要雙邊合作,兩頭防范。需要注意的是監控不是圍堵,所以,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健康有益的網絡學習內容,比如,通過網絡了解鴉片戰爭的詳細情況或者了解有機化學的發展概況等;我們布置好作業就需要家長在家適時監督,這里的監督不是監考,更不是看管犯人,我們要拿出時間來和孩子一起享受在網上學習和探索的喜悅,還可以一起討論網上的新聞時事,學習時評博客中的長處和優點。這樣在互動交流中,不僅起到了監督作用,更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用網習慣。尤其注意的是,家長要起到表率作用。有的家長尚且沉湎網游,那肯定只能帶壞孩子,當然,家長也不能因噎廢食抵制網絡,只有合理引導,正確利用,才能使網絡為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服務。
2.完善社會監督,加強部門合作
網吧也是滋生網絡癮蟲的溫床,所以完善和社會有關部門加強合作也是治理網絡成癮的重要補充。現在學校附近某些角落里總會有比較隱蔽的黑網吧,他們不用身份證,不阻止未成年人進入,導致許多學生逃課溜進去玩。這種情況一旦發現應該及時舉報,要求有關部分立即取締。在社區和住宅小區,可以通過舉辦展覽和公開講座、派發宣傳單等方法宣傳,使群眾給予理解和支持,這樣讓學生解除不良網絡,再輔助以積極引導才能有效。
二、主觀引導
主觀引導和被動約束是相輔相成的,主觀引導就是從積極的方面給予疏導,讓學生轉換自己的注意力,逐漸淡化網癮,這里總結幾個方面:
1.拓展活動空間
被動約束就需要主動引導來配合,要不就成了關禁閉,這樣的方式肯定收效無幾。教學管理中,我們可以通過設置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吸引學生興趣,幫學生轉移對網絡吸引的注意力。比如,通過校學生會組織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校管理之中,組織各種比賽如體育、繪畫、歌唱等,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校園活動。成立各種社團如文學社、心理健康協會、志愿者服務協會等減少網絡對學生的吸引力,支持未成年人之間建立多種互動,適當開展有利于未成年人身體、智力、心理全面發展的以娛樂、創新性為主題的課余活動,使未成年人能從多渠道獲得成就感。
2.豐富多元評價
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墮落”于網癮泥淖中的學生尤其需要愛護和鼓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而染有網癮的學生往往因為耽誤時間學習而造成信心不足,我們就要著手幫助他們建立信心。比如,我接現在的班后發現張×同學因為沉迷網絡上課睡覺,成績穩步殿后,對班干部的勸說無動于衷,甚至怒目相視。筆者了解到詳細情況后,決定從他比較擅長的數學和體育來幫助他樹立信心,在和單科老師溝通后,讓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給張×表現的機會,多給予他肯定的鼓勵,然后我作為班主任再總結引導,不出幾個月張×就不好意思再泡網,變得精神活躍起來。可見,積極的評價對人是一種鞭策和鼓勵,能引導學生走上健康的學習之路。
總之,面對無孔不入的網絡,我們對學生也不能一味地死堵,而是要根據他們的認知規律設定約束和引導兩種方式來相互補充,唯有剛柔并濟才能取得學生的心理認同,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戒斷網癮。
參考文獻:
[1]張芝.不同成癮狀態中學生網絡使用者的認知心理特征研究[D].浙江大學,2008.
[2]張鳳寧.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原因及心理輔導方式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5).
(作者單位 甘肅省景泰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