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芳
摘 要: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簡而言之,學習動機即學習活動的推動力。學生有了強烈的學習動機后,才會有強烈的積極性。
關鍵詞:數學;學習動機;興趣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總認為成績的好壞很是重要,于是他們覺得學習好就會更有地位。那么,為了使學生更喜歡數學,就要讓他們學有所得,這也是促進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方法。有了強烈的學習動機后,學生才會有強烈的積極性,從內心中渴望著學習。
一、啟發好奇心
初中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更強。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相輔相成的。有的學生好奇心很強,對于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會產生更大的興趣,但是有的學生會因為書本中的難題而喪失對數學的興趣。為了發展學生內在的驅動力。首先要做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所以,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難易結合,練習題不能都是容易的,那樣對于喜歡做難題,而且越做越勇的孩子來講,就會慢慢失去意義。但是也不能全是難題,那么對于程度稍微差些的學生,全是不會做的難題,會使他們產生厭惡數學的情緒。難易知識的相互結合,才能使所有學生都主動樂于參與到學習中,并且喜歡和老師溝通。
二、競爭意識
采用競爭的手段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生喜歡和別人比較,那么就利用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采取競賽的方法,劃分小組學習。在小組中,個個學生競爭,然后還有團隊的競爭即小組之間的競爭。這樣學生會變得更加主動,一是因為他們不甘在小組當中落后,二是因為他們不想讓自己的團隊在班級中落后,既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又激發了學生的競爭力。
學生和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還能夠相互交流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且相互學習對方的優點和長處,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并能夠改進他們彼此的學習方法,對于程度差一點的學生而言,這也是個極好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在進步中慢慢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做了這樣的實驗。每周末都會選擇這周學過的內容來編排一些綜合性的試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地完成題目,老師批改后,再單獨拿出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到講臺上給大家講解試題。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及時地了解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夠提升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更能夠增強他們對于數學的熱情。
通過實施一系列的刺激手段,證明學習動機對于學生學習數學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學習方法很多,我們要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同時,不能忽視書本知識的重要性,在完成課堂任務的同時很好地開發學生的智力,這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邵谷.中學數學學習動機激發策略.華中師范大學,2006-05-01.
[2]丁雪瑩.淺談數學學習動機的激勵.才智,2010(34).
(作者單位 河北省阜平縣中技希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