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霞
摘 要:對新課程中的初中數學教學進行探索,即教師如何重塑形象,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發揮多媒體優勢,增強師生間的合作。
關鍵詞:新課程;教師形象;數學興趣
在課程改革中,數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內容也越來越多。這給廣大數學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教師如何重塑形象
在《綱要》中,教師的形象有了新的含義:教師是課程教學的組織者、引領者。在新課改之前,數學教師往往“唯我獨尊”,在全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自始至終一講到底,行云流水,是課堂教學中的權威,講求的是數學教學過程的自我完美,絕不允許有欠傷欠美的敗筆,似乎問題的正確答案都源自數學教師,完全忽略了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用。而新課改之后,新的教學對象、新的教學要求、新的現實生活、新的數學問題、新的教學內容,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面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數學教師面對不同的教學群體或個體提出的不同的學習要求,存儲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充實自我,為引領學生發現、分析、解決新的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滿堂灌”,重復機械訓練的教學模式。正如《學會生存》說:“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教師的定位需要徹底轉變,鑒于新的教育資源,數學教師就要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交流信息,適時提出知識點、突破點,讓指引、交流、相互探討成為數學教師發揮教學成功的法寶和學生走向解決數學問題的路標。一句話,當今教學環境下,根深蒂固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形象被師生間相互交流信息、相互探討問題的教師形象所替代,教師的教學功能弱化了嚴師的功效,強化了益友間的共同參與,而非數學教師的“一言堂”。
二、創設問題情境,融合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不難看出,教育教學中興趣的確至關重要。而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在形象直觀感性認識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舉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實例,誘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欲和濃厚的解題興趣。如,我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時,列舉了一道傳統而經典的數學題:雞、兔共49只,100個爪爪滿地走,問雞、兔各多少只?因為貼近生活,又富有趣味性,學生討論情緒高漲,課堂氛圍活躍,重點難點輕松突破,知識點牢固掌握,增強了用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熱愛數學。
三、注重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課堂教學中與師生平等民主的合作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多媒體已成為現代教學必不可少的媒介,多媒體教學不僅從教學方式,還從教學理念使課堂教學過程快捷,知識點傳授更加直觀,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發生了變化。教師應注重多媒體,利用多媒體自身的開放性,與不同區域的教師建立更寬廣的交流與合作,實現教學經驗和資源的共享,獲取更先進的教學理念。數學教學也是一種交往過程,互動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構建民主、對等、交流的平臺。而多媒體教學為這種平臺創造了條件,讓二者的角色極易轉換,成為新型的同學模式,有時會發生教師僅僅是平臺的提供者,而學生是平臺的駕馭者。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圍繞多媒體平臺間的互動、合作,還可以打破時空地域的限制,師生間可以通過互聯網合作,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怯場不復存在,自由學習,大膽互動,與不同時空間的師生最大限度的合作、探討、對話,在此過程中分享成功的喜悅,感受完全平等的氛圍。合作時個性化智慧的正能量釋放出智慧的火花,從而在自由、輕松的情境中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言以蔽之,新課改中的數學教學,教師形象的轉變,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習興趣,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師生間合作、互動,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凸顯學生的個性化特長。
(作者單位 甘肅省永靖七中)